转眼已经到了霜降,路边的野草覆盖着一层白霜,就像迟暮之人长了一头白发,但它们依然坚挺着腰,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下一年的春天,它们将迎来新生。
庄子那连起来的院落已经盖好了,也是边上村最大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就是一个空架子,除了外面的围墙,还有里面许多间连起来的房子外,基本没什么家具。
没有家具,长安世面上的家具,要么太贵,要么不和王匡的心意。
说到底,他还是用惯了后世的那些桌椅。
于是,除了平常需要帮衬店铺的那些少男少女,包括老李头在内,都被召集起来,制作桌椅,这种在大汉尚未出现的家具。
庄子里老李头的兄弟老林是祖传的木匠世家,会不少的木工手艺,经过王匡那么一说,他懂了不少,一些简陋的桌椅陆陆续续造了出来。之后,大家都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
虽没达到王匡的要求,但至少有了家具,空荡荡的屋子不再空荡。
慢慢地,院落里的花坛上,也被少年们移植了野菊等植物。
“等明年秋天,我们就能喝上菊花水了。”
“菊花如果不蒸的话,苦涩不说,还容易长虫。”
宋山正在与虎子争论如何将菊花水变得更美味的时候,徐徐正一只手托腮,数着箱子里的五铢钱。
“一共六缗七十钱,那新开的木工铺与两个食肆的收益持平,小表兄的脑袋不知道怎么长的,居然会做出那样的家具,关键很受欢迎。”她苦恼的看了看身后几大箱的五铢钱,有些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了,思考着要不要抽个时间,专门换成金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忙的,同一时刻,王匡站在院外的田亩上,看着更远处的荒地,还有连着的荒山。
那据说是长安萧家的地,也就是曾有过交往的萧氏三兄弟的家田。
“地还是太少了。”王匡若有所思。
他的一百亩,加上徐徐的一百亩,在盖了院落群后,所剩并不多。
除了在长安开食肆积累的财富外,王匡还想于庄子左右的田地上,种粮食,并办上养殖场,还有小型的作坊。
当庄子越见壮大,花的钱财就会越多,不得不早做准备。
他对于身后的这片土地,有很大的期待。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希望这片土地形成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和制造业为辅的生产体系。这么算下来,地确实太小了!
需要更大的地才是。
近段时间,王匡同样因为不能种下反季节的玉米而苦恼。
“没有玻璃啊,蔬菜大棚做起来太难了。一切,只能按部就班来。”
他不得不暂时放弃种玉米的打算,只盼着某一天能想到其他的办法,用以解决。
除了一些小问题外,王匡对自己的庄园很看好,这是他来到大汉的支点。不光是发家致富的本钱,也是名扬天下的本钱。
现在王家庄子除了开办食肆,推出炒菜外,前段时间又开了家具小铺。现在长安内外,王家庄子不光因为美食被人津津乐道,还有巧巧手作。
家里在徐徐和崔良的管理下,渐渐走上了正轨,一切都有人专人负责。王匡却感觉自己慢慢成为了闲人,除了教少年识字外,他大多数时间就是看书和练拳。
不光他会练拳,庄子的少年们也接受了老李头和他的兄弟们的教导。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他对庄子少年们定下的小目标。
为了完成这个小目标,每天一大早,庄子内外就开始了忙碌,尤其院落内的空地上格外热闹。
比如现在,大家会排上小队,光着膀子围着院子跑三圈,然后做俯卧撑,接下来就是拳法……
里面夹杂着老李头等人的吆喝,这些都是边关下来的老卒,有时候说话难免带着一种痞气,冷不防的几句脏话出口不说,有时候会上手上脚。
“不打不成器!都别不服气!我在军中的时候,队率就是这么对我说的。我当了队率后,也是这么做的,才有了守护边关的那群铁铮铮的汉子。”老李头唾沫横飞,少年们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大新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