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儿子中,除了对长子王宇,还有四子王临特别看好外,其他几个都入不了他的眼。
本打算再说上两句,可一想到前段时间的南阳来信,还有六子的遭遇,他心有亏欠。加上白天此子所做之事,得了多人称赞,以至于有人说他安汉公六子有高祖行侠仗义之风!
王莽的耳朵顺了许多,他话头一转:“看在你为民除害,性情善良的份上,我便不再追究了。这样吧,等参加完皇帝与你小妹的婚事,就去太学读上几年书,磨一磨性子。”
本来听到王莽前面的话,王匡感觉要凉,可听到后面所说,他顿时大喜。
太学游学,少的需要两三年,长一点的,十几年都大有人在。
“儿遵命。”他起身一礼。
来到大汉的第一步,留在长安终于达成了,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下来。
不过,从一些小细节入手,王匡也算看了出来,原身在王莽心中的地位太低了。未来除了立足于长安,还要引得这位父亲的重视,发挥自己的价值,方能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改变天下大势。
从书房出来,向阿福问了问崔良的去处,才知道这位仆人因为护主不利,被打发到马厩里养马去了。
那对兄妹同样在马厩里,死守着那匹小红马不愿离开。
管事们正为此苦恼,没想到王匡自己送上了门。
“我去看看。”问清楚了马厩的位置,他迈步离开,迎面忽然走来了一个三十岁的男人。
此人没多做停留,向王匡点了点头,便向王莽的书房走去,大概是把他当做了府上新晋的仆从。
王匡的脚步故意放慢,只听守在门外的阿福叫了声“陈司直”。
马厩里,崔良唉声叹气的靠在马槽边,看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感觉后半生一片灰暗。
“唉,想我崔良十岁进了王家大院,转眼八年过去,如今居然落魄到养马!
我说你俩,之前是那管事看在我的面子上,没把你们赶出去。明天可就不一定了……”
“什么不一定?府上地上小,住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可愿随我去庄子搭个伙?莫非不愿意?”王匡走进马圈,从怀里拿出了地契,笑着说道。
“小郎!”崔良连忙爬了起来。
一旁楚楚可怜的兄妹俩,同样起身,有模有样的行了一礼,那兄长开口道:“恩公,我陈家只有我兄妹俩,以及一匹马,还请恩公收留。”
“好说,都收拾下,今晚你们兄妹俩和我挤一个床上。崔良你自己寻个住处,明日给嫡母和阿翁说一声,再给福叔打声招呼,拿了你的卖身契。我们去城外的庄园,那里可比府上宽敞多了。
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以后的日子还会更好的!”
崔良和陈氏兄妹一听大喜。
大新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