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请保重
超小超大

第七十四章 幽光营 (2-2)

苏伯忽然神情恍惚地看着苏寂,那是一种现在的苏寂还无法理解的眼神,就好像,苏伯看的不是他,而是他身体里的某个人,或者某种信仰!

半晌之后,苏伯再次开口了。

“公子,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苏家往日的辉煌吗?”

“记得!”苏寂点点头,“你曾经说过,苏家曾经南征北战,为立过赫赫战功,甚至比现在的秦家还要强大!”

“没错!”苏伯捋了捋已经有些斑白的胡须,再次开口问道:“把公子可知,苏家的辉煌是如何缔造的?”

苏寂摇摇头,老老实实地说道:“不知道!”

苏伯走到突然出现的四个人面前,伸出苍老的手指向他们,对着苏寂说道:“他们,便是苏家辉煌的缔造者!”

“他们……”苏寂张了张嘴还没有说话,那四人忽然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发出有些沙哑的声音。

“幽光营纪梁,见过公子!”

“幽光营厉信,见过公子!”

“幽光营齐牧,见过公子!”

“幽光营霍羽,见过公子!”

“幽光营?”苏寂眉头再次微微皱起,惊疑不定地看向苏伯。

“没错!”苏伯点点头,出言解释道:“曾经,苏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那时恰逢时局动荡,内有叛乱,外有强敌。”

时局动荡?内有叛乱,外有强敌?怎么觉得那么耳熟呢?

苏寂在心里嘀咕着。

“公子可是觉得那番局面,有些熟悉?”苏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直接道出了苏寂心里的想法。

“没错!”苏寂直接承认了,“你描述的,不正是隋国现在面临的处境吗?南境还未平息的叛乱,北境有虎视眈眈的草原人?”

“但现在的隋国起码有足够的兵力平息南方的叛乱,也不畏惧北境的草原人!”苏伯笑了笑,一言指出了不同,“而那时,公子的太太太爷爷已经下定决心要辅佐幼帝,铲除叛军外敌,并突发奇想地利用家仆组建一只奇兵!”

“幽光营?”苏寂惊讶地说道。

“对!”苏伯眼中充满了对往日的回忆,“幽光营司职潜伏,刺杀,或者中断敌军联系,烧毁粮草。总之,做的都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事!”

苏寂暗暗想道:这不就是特种部队吗?

“织罗司,便是隋皇依照着昔日幽光营的特性,所建立出来的残次品罢了!”苏伯的言语间,充满了骄傲,以及对织罗司的贬低。

“难道,幽光营还存在吗?”苏寂试探性地问道,“不是说苏家在军中已经失势了吗?隋皇怎么可能还允许苏家掌控这么强的一只军队……”

“哈哈哈!”苏伯哈哈一笑,看着苏寂道:“公子难道忘了?方才我便说,幽光营最初便是苏家的家仆组建,后来不管苏家是盛是衰,他们的身份不会变!”

纪梁四人也适时沉声说道:“幽光营上下,誓死效忠公子,为苏家而战!”

“这……”

苏寂猛地脸色一变,看向依然面色平静的苏伯,心中好似掀起了惊涛骇浪!

公子请保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连载中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千骨一蔺
大明祖训: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大帝手段尽出,平息内乱,清楚外患,让末世大明再次站立起来! 争霸世界,怎能少了我大明帝国! 一个懒惰却有理想的人,一个看似懦弱却冷血无情的人,一个看似小人却一心为民的人。。。。。。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让历史来评价吧!
54.4万字4个月前
朕实在太难了 连载中
朕实在太难了
十年打铁
民间有灾殃,朕写罪己诏。 百姓吃不饱,都是朕的错。 要是亡了国,就朕没处跑。 据统计,大周国九任皇帝平均寿命为35岁 日均睡眠时间不足三个时辰,夜均批阅奏折78份 年均被御史气晕23次,被群臣弹劾42次,基本都有抑郁倾向 赵岩:持续996,间歇007,朕实在太难了,朕要辞职……
65.7万字4个月前
盛唐枭雄 连载中
盛唐枭雄
黑男爵
赫赫宗周,赳赳老秦,泱泱大汉,煌煌盛唐! …… 这里有李白的诗歌、张旭的狂草、裴旻的剑舞。 这里有倾城倾国的杨玉环、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李隆基、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包藏祸心的安禄山。 这里还有金戈铁马、宫门喋血、儿女情长…… 这里就是煌煌盛唐,一个浪漫中夹杂着堕落、繁华中潜伏着危机、死亡中又孕育着新生的时代。 腹黑青年—李昭魂穿大唐,成为了一个没有官职、没有爵位、没有靠山,蜗居山村中的闲散宗室子弟,
41.0万字4个月前
重生之无敌状元 连载中
重生之无敌状元
九堂
刘轲是一名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硕士导师,为了把清朝的科举这一章节给学生们讲好,他连续熬夜去研究一本名叫《清朝状元集》的书,以至于深夜猝死在家中。 当在睁开眼的时候,他已经身在1732年了,也就是雍正十年。
3.6万字4个月前
北宋大丈夫 连载中
北宋大丈夫
迪巴拉爵士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597.2万字4个月前
明十义 连载中
明十义
许乖崖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棣驾崩,新皇上任之际,大理寺书办密室被杀,自此大案频发,当朝权贵纷纷卷入,庙堂动荡。一系列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大事件,最终藕合珠连,拼凑出背后一张张草根的面孔,勾陈起十几年前尘封的惊天冤案。。。 明十义,且看大明朝的厨子、番子、道士、和尚、江湖人……等如何在权柄炙烤下斗智斗勇。 新书交流QQ群:783100372
22.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