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者,虚度三十多岁,每日只在脑海中布阵带兵,空有一腔热血,被同伴们嘲笑,邓艾全不在乎,一如既往,丝毫不改其初衷,直到
直到他遇上了司马懿,而立之年的邓艾碰上了司马懿,很快被司马懿所赏识,做了军中一员,后来在辽东地区出谋划策,深受司马懿喜爱,辗转至此,已经是镇东将军。
众人皆知,三国末期的伐蜀之战两员大将,一者乃是钟会,二者便是奇袭成都的邓艾。
邓艾者,三国卓越的领军者,为史官所称颂,其人用兵,胆大心细,有勇有谋,且对政治,饶有造诣。
俗话得好,一个人在沙场上干的再漂亮,都可能惨死在某一个政客的府衙上,这句的着实不假,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是真的。
韩信者,岳飞者,比比皆是,然而,邓艾凭借着司马懿的背景,在朝中也有勾结,鉴于此时不是明朝,邓艾的做法算是建立了自保的体系,至少,身后不会出问题,而他最大的后盾,就是司马家族。
你若是问,邓艾颇有用心于朝廷,为何后来还是被诛杀?
翻阅了三国志,资治通鉴包括三国演义后,我只能表示无奈,因为邓艾的死,的确不应该
邓艾的死,同钟会有很大关系,钟会和邓艾同为司马昭的左膀右臂,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伐蜀二人争功,且素来不和,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邓艾阴平奇谋,打得后主直接举白旗了,姜维假意降魏,想要借钟会之手除掉邓艾
于是局势就变得复杂了,司马昭适时已经是掌握下,权倾朝野,见二人自相残杀,又有细作报告钟会谋反,还有人邓艾谋反!
司马昭一不做二不休,全杀了
当然,这可能是最浅显的解释,定然还有某些背后的原因,在深入研究之前,可以大抵认为,邓艾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亦是一个粗糙的政客。
此行随司马昭征伐,扬言两万军士其实也是骗饶,只有一万左右罢了,襄樊之地,虽然是重镇,但哪能养那么多兵前番荆州之战,所谓的八万军队,是算上整个荆州北部和豫州南部少些郡县才凑起来的。
时至乱世,大家都不好过可以理解,这些年来,中原连连饥荒,要不是人口多,曹睿恐怕连雍凉守军的粮饷都拨不出
司马昭的进攻宗旨,乃是秉承司马懿的训示:一切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
蜀汉人少,世人皆知,杀一个就少一个,按照当时的生育能力突然间蹦出个几十万大军不大可能,只要慢慢磨死蜀国,即是成功。
司马昭此时屯兵于江岸,忽见邓艾回寨,于是向邓艾询问敌情,邓艾言林口已有蜀军设防,突袭已经失去了最佳时机。
司马昭先是一叹,随即道:“不曾想,我军如此隐蔽,竟还是被蜀人料到了”
邓艾更进一步:“将军,我看未必,今日晨时,新城守军和蜀军已经战斗一番,早间,后将军牛金已经带兵抄袭了蜀军北寨,蜀军大乱,仓皇迎战,两军很快绞杀成一团,依末将看来,无论是张嶷还是吴班,都无暇顾及我等。”
“依你的意思,阻挡你的另有其人?”司马昭打量道。
邓艾拱手道:“那伙蜀军乃是自西南方而来,忽然杀出,将我军斩成两截,末将心急,领骁骑脱离战场,欲直击蜀军大寨,不料在林口和蜀军打了一个遭遇战。”
“你可查探那伙蜀军自何处而来?”司马昭道。
邓艾答:“末将查了,有一伙蜀军,驻扎于上庸城内,攻下上庸之后,休养生息,抚民立户,甚至颁布蜀国律法。”
“领军之将是何人?”
“末将不知,只知那人姓陆,所剩之事,末将还在调查之郑”
司马昭一怔,若有所思地点零头,自语道:“陆黎”
邓艾一惊,见司马昭反应不大寻常,便问:“莫非将军认识上庸守将?”
司马昭何尝不认识陆黎啊,这个陆黎,似乎跟他们司马昭冤家路窄一般,自从汉中之战起始,便一刻都没有休停
蜀汉陆家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