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笑了笑,乃答:“陛下宽心,此事乃是罗宪手下之事,陛下大可以将此事交给罗宪去办,如罗宪能处理妥善,无论是和是战,罗宪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赐其为镇东将军。”
刘禅遂颔首以表赞同,遂命宦官传命于罗宪。
永安城内的罗宪接到圣旨,便开始眉头紧锁,坐于案前不可自述,常叹息。
李江作为其贴身牙将,见其不正常,乃入府而询问道:“上将军,何事犯愁?可是朝廷怪罪下来了?”
罗宪苦笑着摇摇头,拿出了那一纸诏书,苦诉道:“陛下非但没有革我的职,反而要加封我为镇东将军。”
“如此岂不快哉,又何故犯愁?”李江差点兴奋地叫了出来。
罗宪摇摇头,谓道:“此乃有一条件,便是令我遣一人往建业面见孙权,晓以利害,说服其休的进军。”
李江大惊,惊呼道:“此事难于登天!吴军至少于奉节城下阵亡了上千人,如今我军已拿下了建平,孙权岂会容忍,即便是我等让出建平,怕也是无济于事。”
罗宪拍拍脑袋,诉苦道:“我所担心的,正是此事。”
资治通鉴中记载,诸葛亮所遵从的原则是,同东吴,能和则和,即便是表面上的盟约,如若开战,如果不将东吴消灭,是没有办法北伐中原的,因此,伐吴之战,要么数年不起,或是直捣建业,别无他说。
最终,罗宪的意思乃是遣陆黎往吴都商议,原因有二:
一是陆黎心中存有大义,有较他人而言更成熟的政治嗅觉,以及圆滑刚正的话语,姜维有言赞道:“汉兴之文武,远胜朝中倦政者。”在姜维眼中,陆黎便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二方是陆黎武功过人,善于察言观色,能预知危险,应变能力强,一旦东吴变卦,罗宪相信陆黎有能力应付,设计脱身。
遂而,陆黎接到了罗宪的命令,往吴地谈判。
此刻,陆黎方才进驻建平,犒赏众将之余,巩固城防,并按照罗宪吩咐,于当地颁布蜀律,蜀法,将当地百姓列入户籍。
此乃昭烈帝刘备昔日攻吴时,所行之策,同言道:“我等每下一地,皆为蜀地,不可损毁一草一木,城中百姓,不可惊扰,依蜀律悉数划归。”
那时,孙权听闻此事,大怒,拍案力竭道:“大耳贼乃是视吴地为蜀土乎?”
矛盾进一步激化。
此刻,此举同传秭归,秭归诸将无不捶胸愤慨,孙曦早已卧病在床,言语不得。
接到命令的陆黎,同诸将商议,众将皆愤慨,劝陆黎不遵,以守城为由,推辞不去。
陆黎见到那快马书简,心中意起,不怒反笑道:“此等美差,我陆某便接下了。”
众将大惊,皆骇之。
陆黎只是笑笑,恭敬地打发了来人,随后,释然回营。
留下面面相觑的诸将。
按照罗宪的命令,明日一早,陆黎将出征建业。
临行前,陆黎于营中苦思明日之事,心中坦然却又忧心忡忡,深入吴地,一旦东吴气急败坏,很可能拿使者泄愤。
此时早已不像昔日诸葛亮游说东吴那般容易,靠舌战,已然解决不了问题。
此行,需杨威,杨威先得狠,陆黎首先想到了陈记。
晚间,军中寂静起来,伴随着几声乌鸦排翅往远方而去,陆黎传唤陈记,待到左右将陈记唤来时,只见陈记一脸慌张,手忙脚乱地冲了进来,直迎陆黎道:“大哥?可是你想通了,不去那是非之地?”
陆黎笑着摇摇头,指了指案牍右边的凳子,轻声道:“来,汶上,坐。”
陈记心中焦虑,哪顾得上坐啊,火烧屁股般奔上前,抻住桌案,探头到陆黎跟前,厉声道:“大哥,我兄弟四人,皆认为此番谈判东吴存有报复心理,不去为好啊!”
陆黎双手合实,轻轻地搓了搓,反问道:“汶上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人不敢之事我敢之,他人不能为而我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再论,值此时,还有谁的才能能与你大哥我并肩?江东鼠辈岂能伤的了我?”
蜀汉陆家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