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京师已经微凉的秋天,南方的秋天似乎要热上许多。
狭小的船舱中闷热、潮湿,在这里待上一会,便是一身大汗,有心到甲板上吹吹凉风,凉快凉快,谁料这风也在跟大家作对,不知道刮向了哪里。
就在这时,船队最后面的一条船上,却隐约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能在这船队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的确是让人有些奇怪,已经有人开始对这些人的身份感到一丝好奇,这到底是哪位大人家中的公子,居然都带到江南来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付长安念完了一句,手中的戒尺像是随意般地落了下来,敲到案几上时,顿时把朱厚照吓了一跳,连忙收回望向船外的目光,匆匆拿起课本。
“刘三丝,刚刚夫子讲到了哪一句?”付长安似乎没有这么轻松就放过他的意思,脸上的表情一脸的严肃。
“嗯,嗯。”刚刚自己的心思全在船外,哪里知道夫子到底讲了些什么,朱厚照犹豫了一下,乖乖把右手伸了出来:“对不起夫子,刚刚我没听见。”
“啪啪啪!”付长安毫不犹豫地拍了三下,等到朱厚照呲牙咧嘴把手缩回去的时候,付长安也向船外看了一眼,随口问道:“刚刚看什么呢?”
右手像是不疼了似的,朱厚照连忙指着窗外,好奇地问道:“夫子,你看那边的树下,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坐在那里,难道他们不用干活吗?”
顺着朱厚照手指的方向看去,付长安果然看到岸边的树林中,有数百人影坐在树下,这些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只是看一眼,付长安便想到了一个词……流民。
微微叹了口气,付长安沉声道:“他们不是不想去种地,不想去干活,而是老天爷对他们实在是太苛刻了,天不下雨,让他们又能怎么办?只能是背井离乡,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听到付长安的话,其它的弟子也都聚集了过来,望着渐渐远去的流民,心里大多都带着一丝新鲜与好奇,毕竟对于从小不愁吃不愁穿的他们来说,怎么能想像这天下居然还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在。
“他们真的好可怜。”这可是老朱家的天下,怎么还会有这么惨状,想了想,朱厚照突然说道:“夫子,要不咱们下船去帮帮他们吧?”
“你想怎么帮?”
“当然是给他们足够的粮食了。”朱厚照理所当然道:“有了粮食他们就不会饿,不就能回家了吗?要是粮食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出钱。”
“对,我这里有钱。”秦童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这可是临行前,老娘特意揣到他怀里的。
“我这里也有。”柳成也掏出几张。
“我也有。”
“我也有。”
看着几个人手中的银票,付长安非但没有去接,反倒是哈哈地笑出声来。
几个人脸色一滞,不解地问道:“先生,你笑什么呀?”
“我笑你们几个不自量力。”付长安摇了摇头道:“你们可知咱们的目的地是哪里?”
“凤阳呀。”
“那你们可知凤阳的人口有多少?流民又有多少?他们一天能吃多少石粮食?一个月呢?一年呢?要是明年老天还不下雨的话,难道你们还能管他们一年的饭吗?”
一连串的问题顿时让少年们哑口无言,几个人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看了一眼银票上面的数字,又乖乖地把手缩了回来。
“我来告诉你们,根据前年的记载,整个凤阳府人口大概有十四万户,就以每户四口人来计算,大概在六十万人左右,要是想每天吃饱,一个人最少要半斤米,咱们就少算点,两个人半斤米总可以了吧。”
付长安掐着手指计算了一下,继续道:“这样的话,六十万人每天就需要十五万斤米,也就是一万石多一点的粮食,如果换成一年的话,就要四百万石,你们说说,谁家能花得起这个钱?”
四百……万?
我本状元及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