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王翻着白眼,丢人,太丢人了,没想到自己精挑细选竟留下了这么个东西,以诗求官的古来有之,七国对于诗词各有体系,自古以来便没有个统一,所以对于平仄要求不是那么讲究,可也没有这样毫无章法的,得亏昌平的诗首句押韵了,否则估计小成王会跳起来暴揍他一顿。
反倒是姜儒一脸笑意,点头评论道:“昌兄的心意本王已经知晓,诸兄也都要像昌兄多多学习才是,为人需无愧于心,为官需无愧于民,我大未的官要是个个像昌兄这样,有一颗拳拳爱民之心,乃百姓之福。”
听完姜儒的一番话画,昌平的整张脸涨的通红,兴奋呀。他自己老爹不过一个从五品的小官,没有说一句话能让他做官的权利,自从去年科举落榜之后,他本已心灰意冷,谁不想今日一首诗竟挽救了他的前途。
众才子见昌平得到文王如此高的评价,心中更是悔意泛滥,一个个跃跃欲试。
“弟,到你了?”姜儒说道,他的心里笑开花了,他连刚才作诗的那个昌什么名字都没记住,管他什么好诗坏诗,只要让姜青露出马脚的诗,那就是好诗。
闻言,众人向姜青看去,只见他手上捏着一颗荔枝,慢慢悠悠的剥着壳,不一会一颗光滑如玉的荔枝出现在他的手里,众目睽睽之下,他将荔枝肉递到张照君的手中,做完这一切,姜青邪魅而又有点玩世不恭的笑道:“我写不出来。”
串错历史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