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逸飞整理出来关于国债的三份卷宗,原本想着来见蔡公,肯定要多备几份,现在却还少一份。”李逸飞苦笑一声,把三份早已准备好,一模一样的卷宗拿出来,递给四人。
“没事,我和闻人不二看同一份就校”四人拿过卷宗,老者一份,慧智大师一份,闻人不二和潘炫远共用一份。
“咦,文章竟然还能这么写?”
李逸飞是采用标准论文的格式来写,题名、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条理清晰,一条条罗列下来,七八千字,如果在平时,四人看到这么多字,肯定以为是辞藻堆砌,夸夸其谈。但这次直到他们通篇看完,还意犹未尽。
李逸飞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
几人甚至都不需要向李逸飞询问什么,文章似乎考虑到每个问题的细节,都一个个解释得清清楚楚。
院中一下子安静下来,四人全神贯注在文章上,也不互相交流,只是碰到一些新奇的地方会沉思一下,或一些奇思妙想之处,会情不自禁拍拍大腿。
“这都是你写的吗?”
四人其实早已看完,只不过还沉浸在李逸飞一系列对国债的布局中,思索它具体的可实施性,首先开口的是不太言语的老者史磊。
只不过等其他人都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蔡京不知何时已经在院中,李逸飞正陪在他身边轻声着什么,蔡京偶尔点点头,回应几句。
“当然是李写的,国债这东西老夫也是前才听,好东西一转眼的功夫倒被你们几个先看了。”满面红光的蔡京没有之前在球场时的威严,院中的四人少的跟了他十几二十年,像史磊这样的人甚至跟了他四五十年,陪着他沉沉浮浮,一路走来,比亲人还亲,话语调自然亲密了些。
穿越成反派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