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二阿哥孟曦的名字,是杨孟晗在奏报里顺手塞进去的,也弄了一个五品候补知府的官身。这就是给二阿哥在场面上走动时,方便一点;倒不是想出来做官。二阿哥他现在,在这个位置上,比很多官员威风多了;就是出来当个道台,也意义不是很大。我大清现在候补官员,已经很烂很烂了,往往一个缺出来,几百个、上千个候补官员盯着。凭杨家的经济实力,倒是能补上,但没什么必要的。
上海平定小刀会之乱,不管怎么讲,与吉尔杭阿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杨家在奏报里,也没有将这位远在镇江的仁兄的名字,列入其中。
可是升官表彰的圣旨里,他仁兄名字也赫然在列,位置还仅次于老父亲之后;并因这莫须有的功劳,转升为江苏巡抚,驻节镇江。别人从候补道台走到一省巡抚,也许,一辈子都走不到;这位仁兄,只用了短短大半年时间。
这样,老父亲这个两江总督,成了史上最水的两江总督;安徽、江西战场基本失控了,人家加提督衔的巡抚,也不听你两江总督的,更多的时候,听钦差大臣向荣和琦善的;很多时候,皇帝老倌儿也直接下圣旨下命令。现在,连江苏都有点控制不住了,吉尔杭阿使劲地在下面掏墙脚,要不是有儿子的巡防师和海关、特区税收打底,以及海外南洋的隐形支撑,老父亲这个两江总督,都有可能被上下挤压,变成聋子的耳朵,完全是配头了。
难怪,老父亲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这个见人笑眯眯,话不是很多的奇特拉.吉尔杭阿;老父亲宦海沉浮二十几年,看人眼光,比杨孟晗要老道许多。不过,吉尔杭阿有一个很大的软肋,他也是个传统的儒生;利用自己在朝庭的强势人脉,搞官场争斗,谁都不是他的对手;真上战场,和长毛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他跟一般的儒生,没什么两样,也是临阵无一策的货色;只是他自己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和春、吉尔杭阿与向荣、琦善相比,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他们对待士兵生命的态度。向荣是传统式兵头,从小兵一步一步升上来的,知道士兵的疾苦,有爱兵如子的习惯思维;尤其现在,朝庭对死伤抚恤,越来越瞎对付的时候,向荣大人难免在打仗时,会收着点、悠着点。
琦善是几起几落,年龄大了,也息了再往上一步的心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不想为后辈造那么多孽债,损自家阴德。
但和春、吉尔杭阿,乃至胜保,他们的心态不一样,急于建功立业,甚至拿人命往里填,拿士兵的鲜血染红他的顶子,也在所不惜;况且,死的都是绿营兵,他们眼睛眨都不会眨一下;至于想要死伤抚恤,且等着吧,我煌煌大清朝庭,能赖你那两小钱吗?
吴道台在去常州上任前,还特意到杨府来,坐了一回;好好地品了一次杨府三道茶,临走还十分惋惜地跟杨孟晗念叨,以后想喝到这么好的茶,有点难了喔!
升官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不过吴家后辈,读书人少;官场资源对晚辈的前程,自然就没多大用处;吴大人自己也六十大几了,干不了几年了;这升官,意义说大也不大。
经过这一年多的修炼,吴老大人内在气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像一个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世外高人,看什么都心里明白,看什么都挺顺眼,看什么都是不是很在意;什么都拿得起、什么都放得下,云绻云舒、收放自如的态度。
嗯,看得杨孟晗都有点嫉妒了,自己到吴大人这个年龄,能不能得个机缘,修炼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好说呐。
在外围初步落定后,巡防师的第一步工作,还是扩军。回到军营司令部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方子詹、袁翔甫、阿尔贝.皮埃尔、凌幼樵、何卓人几个人来到办公室,由童虞山做会议记录,商量巡防师扩军事宜。
潮声月影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