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当年十岁中进士,随即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推官,紧接着任秘书省校书郎。
四年后,因为工作干的不错,先后被提拔为渭南尉和直史馆事,至于怎么不错法,上级领导给的评价是“书判拔萃”。
可见老郑十岁中进士是有真才实学的,没有走后门。
本来一路顺风顺水,年少有为,眼瞅着前途一片光芒,谁知道他老子因为工作原因被贬到桂州去了。
顺带也把他坑了一道,人家都是儿子坑老子,老郑就比较倒霉了,老子坑儿子。
所以父子俩双双一起去桂州劳改去了。
直到十三年后,朝廷才想起了他这么一号人物,不过这其中有西门家的助力,不然谁特么会记得桂州有这么一号人物,都十三年了,没人提一下,鬼才会记得。
所以老郑在贵人的提携下,再次回到了长安,这个贵人其实就是西门思恭。
回到长安后,老郑在工部干了一段时间,本来给他安排的职位是一个员外郎,但因为有人暗中阻挠,最后只能去做一个从事。
总之就是挺边缘的,混吃等死的那种。
就这样混吃等死了五年后,终于等到了机会,有人给他换了个部门,还升了一级,坐到了刑部员外郎的位置。
且不说员外郎比从事高级了不少,单单这刑部就比工部有排面多了。
所以老郑当时可是高兴坏了,于是发奋努力工作。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由于他的表现还不错,上面领导给了他一个机会,出去干一段时间万年令,历练一下。
但可惜,事实证明,领导从来都是说话不怎么算数的,因为老郑一干就是干了四年。
本来以为这辈子已经没有机会了,谁知道老天爷还是挺眷顾他的。
咸通九年,这一年有一个人拜相了,那个人就是刘瞻。
老刘十分欣赏郑畋,这不,刚一上位就把他提拔了起来,先是干了一段时间户部郎中,紧接着翰林学士,然后又加知制诰。
第二年,也就是咸通十年,这一年恰巧桂州的老庞造反了。
造反这种事,肯定是每个皇帝老爷都会不高兴的。
所以当时懿宗皇帝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
盛怒之下狂拍桌子,说一定要和老庞干到底,坚决不接受招安,于是随手一指,那个谁,赶紧草拟一份诏书出来,朕要干死那个姓庞的。
而此时老郑的工作就是负责草拟诏书的,于是提起笔来刷刷就写了一份诏书,都不用思考的,速度快的吓人。
懿宗皇帝语言都还没组织完整,老郑就把诏书写完了。
陛下请过目!
懿宗皇帝接过来一看,卧槽!你小子行啊!这么快就写好了,仔细一看,我勒个去!写的那个叫文采华丽,精彩绝伦啊!关键是句句皆切中要害,甚合他的心意。
于是懿宗皇帝龙颜大悦,竖起大拇指,嗯!你小子不错,朕很欣赏你,记住你了。
不久后叛军被剿灭,懿宗皇帝高兴的满城放鞭炮庆祝,举办庆祝活动,懿宗皇帝的庆祝活动很简单,就是烧香拜佛,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嘛!
佛教信徒讲究因果,可能经过佛祖的指点,懿宗皇帝觉得此次胜利应该跟当初那份精彩绝伦的诏书有关。
于是他回去后就马上就给老郑提了一下位置,任命老郑为户部侍郎加翰林学士承旨。
从此老郑走上了人生巅峰。
直到有一天,他的恩人刘瞻,出事了。
老刘因为某些事和懿宗皇帝硬刚,结果被懿宗皇帝一个恼羞成怒给罢了相。
罢相那可是大事,得拟一份诏书昭告天下,至于草拟诏书的人,自然是老郑了。
老郑当时就蛋疼了,特么让我写诏书罢免我的恩人,你让我怎么下得去手。
但不干又不行,皇帝老爷指派的工作,借他十个胆他都不敢不做。
最后老郑无奈之下就只能在写诏书的时候,尽量赞美老刘,把老刘夸的天花乱坠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份嘉奖状呢!
皇兄我想篡个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