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有些是两朝元老,有些是名门大家,无不是名传宇内的名士,又都是心向皇室之人,而他们的亲友,却有很多人是吕布的心腹谋臣,比如杨彪的儿子杨修,他几乎都成了吕布的口舌,曾在一段时间内,相府中无论任何事,几乎都是经过他的口中向下发号施令,可以说得到了吕布绝对的信任,并没有因为他父亲是皇帝的信臣而对他有过丝毫疑虑。
再比如陈群,吕布没有因为他的父亲陈纪是皇帝委任的官禄大夫而对他有任何轻视,毫无保留的将官吏任免职权交给了他,让他出任吏部尚书一职。而陈群也不负众望,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的官吏改革制度,让各部官员的分工更加明确化、精细化。
世家大族终于有了从幕后走向前台的机会,吕布也因此被牢牢与世家大族的利益绑在了一起,治下民意一时固若金汤。
更不要说孔融、蔡邕等儒家大师。他们身为儒门泰斗,自然是心向皇室的。可他们却能够忠于职守的完成丞相吕布交于自己的任务。
孔融出任孟津学院院长,为朝廷培养了不少有才有识之士,而蔡邕作为史官,更是为吕布写书立传。
老臣旧吏、相府臣公早已经相互骨肉相连难分彼此,又哪里是和吕幸想象中一样,能够泾渭分明的!
吕幸听得老师教诲,顿时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只觉得自己目光心胸,确实还差着一些火候,不由得惭愧不已。
师徒二人畅谈政事,不觉时光短浅,直到兵士掌灯时,才惊觉天色渐晚。
吕幸哎呀惊呼一声:“不好了,我有事要赶着回家,先生请自便。”
这几日吕幸一直都住在军营,与兵将们同甘共苦,今日母亲严秀丽派人捎话来,今天是他姐姐如意的生辰,让吕幸在晚上务必到场。
吕幸先前还记在心里,可转眼与先生谈的尽兴,居然差点给遗忘了。身居军营之中,旁边没有一个贴心提醒之人确实不妥,很多事杂乱毫无头绪,还需有有人专门梳理并提醒他才是。
南苑军营距离安邑城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天色已黑,庞统岂能让他独自回城?况且还要经过险陡的山路,一旦出现什么意外,那可如何是好?
可是吕幸十分坚持,庞统只好随了他的心愿,便也跟着吕幸回了相府。
一路上虽然看上去险象环生,可是月亮却圆圆挂在天上,将大地照的明亮非常,一路上倒也和顺。
待吕幸回到相府中已经到了深夜,府中显得很平静,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反倒是吕布见吕幸匆忙归来,一脸风尘仆仆的,半夜里也不注意点安全,愠怒道:“要回来便早些回来,偏偏半夜里回府,路上若出了什么事,可不叫你母亲伤心,当初闹着要去军营,现在可是反悔了?”
吕幸闹了个灰头土脸,讪讪道:“这不今天是姐姐生日嘛,我着急赶回来,也是为了给姐姐送上祝贺。”
“呵,你倒是把你姐姐的生日记得清楚,可惜你记错了,你姐姐的生日是腊月十七,今天才是腊月十六,还差着一天呢。”
吕布的与其表情,看上去绝不像是伪装,况且在吕幸面前,吕布也没有伪装的必要。
吕幸耐着性子挨了一顿训斥,直到近卫传来一天的奏报汇总情况,吕幸这才有机会逃出魔爪,避免被父亲口水淹没的惨状。
这些事原本都是母亲和自己亲自完成的,无数公文堆积如山,自己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当初父亲远征之时,自己与母亲竟然能够完成这么艰巨浩瀚的任务,如今想来还真是佩服自己。
原想着父亲回来后,接过这些繁琐之事,必定会忙的焦头烂额。
没想到事情大出他意料之外。
吕布归来后,严秀丽自然落得清闲,从前忙乱的公务,尽都推给了吕布,原还准备好好好犒劳一番加班加点忙碌的夫君。
可任谁都没想到,尽管吕布归来之后,公文奏报之数大大增加,可吕布却极为轻松就完成了大多数的公文批阅,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堆积如山,忙碌直到半夜的情况发生。
三国之狼行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