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邸,暗召心腹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等人密谋,言道左将军刘备为汉室贵胄,有忠君之心,可暗中与之谋划,前将军张辽曾为皇帝出力,心向朝廷或可拉拢。还有其他心存忠义的将军,皆可在暗中联络。便此兵分几路,暗中谋划大事不提。
且说吕布无意间刺痛了皇帝的神经,也是懊悔不已,后来得知皇帝安然无恙返回皇宫,这才放下心来。忙完手中军务,便不解衣甲,径往皇宫觐见皇帝,以安抚其心。
吕布身处高位,被赋予自由行走皇宫之权,至殿外得传报之后,这才在两名虎贲的跟随下入殿觐见。依照旧规,外臣携兵器觐见,必须虎贲随行。
皇帝面色异常阴沉,不待吕布行礼,便嘶声裂肺的叫喊道:“丞相若诚心辅助朕,便请多些敬重,莫失了朝廷颜面,若不能,便请抽出腰间佩剑,将朕刺死吧。”
吕布但觉身后虎贲杀气汹涌,大殿四周肃杀之气弥漫,也不知还有多少虎贲藏身其中。虽然自恃武艺高强,不把这些虎贲侍卫放在眼中,但此时身处皇宫之中,就在皇帝身前,绝不是杀伐之时,毕竟还未到撕破脸皮,兵戈相见的地步。况且,吕布辅助皇帝从小长大,期间也曾亲密无间,自有一番情义,若非万不得已,实不愿加之于刀兵。
暗叹一声,叩首谢罪道:“臣一心辅助陛下匡扶社稷,绝无不臣之心,还请陛下明鉴。至于将士口号却是早就排演好的,只是适逢其时,陛下千万不要误解,臣已经下令整改,必不会再出现这般状况。”
皇帝余怒难消,但也知,吕布纵横万马军中,绝不是身边几十虎贲所能抵挡,自己不过是雏鸡展翅,虚张声势罢了。只得冷冷言道:“朕乏了,丞相退下吧。”
吕布辞别皇帝,出了大殿,只觉衣背冷汗霖霖,就怕皇帝铤而走险,逼自己不得已而自保,那时将是无法收拾的局面。
回到相府,已是深夜,却有杨修奏报,曰:“应君侯之令,臣日夜监视董承,见其今日出入皇宫,且与多名将军暗中联络,私有不轨图谋,如何行事,但请示下。”
吕布早在刘备投靠之时,就已经怀疑衣带诏之事可能会发生,虽然记不得其中详细情节,对参与之人也不甚明了,但其中主谋董承、刘备却是大名鼎鼎,想不记得都难,便密令杨修暗中关注董承、刘备之动向,时刻向他禀报。
再看与董承密谋的将领名单,吕布不由心中刺痛,这许多人都是自己军中的精英将领,就像信中提到的王子服、刘子兰,皆是军中老将,在洛阳时便跟随吕布征战,皆是一营之长,正牌将军。更有一个他意料之中,却不愿相信的名字,张辽!
张辽正直忠义,常以大汉良臣自居,吕布深知,一旦皇帝真心想要与自己为敌,那么张辽必会毫不犹豫的站在皇帝一边。可惜了与他多年的同僚之谊,再回想后世张辽以数百兵士大破孙权几万大军的壮举,如此良将,若不能为己所用,实在可惜。
吕布道:“你依旧密切监视董承的一举一动,并时刻关注名单上人的动向,不使他们逃出视线之中。”
杨修领了命令,将要离去,却又迟疑问道:“张辽将军也要监视吗?”
吕布点点头,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他绝不会让洛阳之乱的情形再次发生。
杨修离去后,吕布犹觉心绪难平,觉得如今情形,有必要召张辽促膝长谈一番,即便不能令张辽更弦易帜,改了志向,但至少应该让他明白,自己绝无谋乱之心,扫灭诸侯,统一天下才是自己平生之志!
未过多久,张辽匆匆赶来,如今已是深夜,他却没有耽搁,看来也是心中有事,难以入睡吧。
吕布、张辽相对而坐,若在平时,绝无可能。魏续为两人各添一杯温酒,两人各自遥祝,一饮而尽。
吕布脸色在烛火之中,显得有些发红,悠悠叹道:“文远可还记得我们相识多久了?”
张辽神往道:“正好十三年。”
吕布没有算过时日,这一回首才发现来到这个时代,竟已经这么久了,算上身处狼群的日子,竟已有近十五年之久。
三国之狼行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