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放下车帘,心道:还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整了整衣袖,扬长而去。
几日后,皇帝在孟津东郊祭拜天地,祈求皇天后土保佑大汉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吕布等一众文武跟随祭祀。待皇帝见到孟津河岸欣欣向荣的田地,其中以粟米与小麦为主,遍布在黄河北岸,不见尽头。
而在河岸的另一边,却是一片荒草凄凄,两相对照之下,更觉洛阳之地的荒凉与苦楚。皇帝对吕布治下的民生发展大加赞赏之余,也对关中百姓的疾苦担忧不已,对吕布道:“关中之地乃是我大汉龙兴所在,如今民生凋敝,乃朕之罪也,望丞相能整厉兵马,早日为朕收复河山,拯救百姓于苦难之中。”
吕布躬身领命,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望。”
皇帝顺道参观了河岸的防务,但见军容肃穆齐整,布防严密妥当,每隔数十丈都有重型巨弩镶嵌在河岸之上,只是目睹便让人心惊肉跳,皇帝目不暇接,连连赞叹不已。
回归途中,皇帝与一般众臣舍弃车驾,骑马而行,在大军的拥簇下,豪情壮志溢出心头,终有了身为天下之主的感觉。
吕布与皇帝骑马并行,为他讲解沿途风光,倒也融洽。
便在此时,司马朗骑马赶上前来,将吕布请出皇帝仪仗,神色肃穆的道:“主公,刚刚接到消息,袁术终于耐不住寂寞,在寿春称帝了。”
袁术称帝早有迹象,众人皆知,但是真的付诸行动之后,却还是让人吃惊不已,吕布正是有消息得知袁术即将称帝,这才有了并州两线作战的谋划,谁知事与愿违,被袁绍先下手为强,一度陷入危险之中。
有道是好酒不怕晚,吕布正可以借着袁术称帝的时机,打破冀州僵持了大半年的局面,一举拿下翼州剩余州郡,然后再徐图幽州。
吕布赶紧返回皇帝身边,将这个喜讯告知皇帝,道:“陛下,大事不好了,豫州牧袁术狼子野心已经显露,半月前已在寿春称帝。”
皇帝听闻之后,只气得浑身发抖,在自己的皇朝竟然出现了第二个皇帝,实乃奇耻大辱,面色惨白道:“袁术谋逆,断不可饶恕,还请丞相出兵讨伐,莫叫贼子得逞。”
一般重臣跟随皇帝身边,听闻此事,也是惊怒异常,本朝自灵帝以来,反叛之事早已是平常,乱民叛将便似雨后竹笋一般,挖之不尽,取之不完,但是敢明目张胆,变换天下自称为帝的也就袁术一人。
太尉杨彪怒道:“袁绍既然自绝于天下,陛下自当讨伐,但是丞相兵马太远,又要防患袁绍勾结袁术,再有图谋,不如陛下便颁下旨意,令天下诸侯共讨袁术,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芸芸众生,自有人心向背,袁术作茧自缚,必不能善终。”
一众老臣随声附和,吕布也报以感激的微笑,皇帝这才咬着牙,率领众臣回了皇宫。随后便颁下旨意,令兖州曹操、荆州刘表,以及其他各路诸侯,聚集王师,前往豫州讨伐伪帝袁术。
曹操正愁没有借口征伐袁术,这时等待皇帝圣旨已是翘首期盼多日,一接到皇帝圣旨,哪里还有迟疑,下令早已整备妥当的十万大军,自东郡出发,沿着颖水,直逼细阳郡。
而刘表与袁术也是多年争斗,这时也是毫不迟疑,下令大将黄忠领兵五万,兵发古城,威慑汝南。
与袁术亲密无间的扬州孙策,虽然没有派兵讨伐,却也是和他划清了界限,再不与他来往。
一时间,袁术众叛亲离,成为了众矢之的。
袁术惧怕不已,北有曹操大军压境,西有刘表虎视眈眈,东南孙策虽未表态,但难免到时会火上浇油。
谋臣杨弘谏言道:“如今曹操南下细阳,自有大将纪灵迎敌,刘表又是无能之辈,汝南有刘勋、张勋坐镇也当可无忧,只是这孙策与我都城毗邻,若他生出异心,便是肘腋之祸,陛下不可不防。”
袁术深以为然,这孙策虽名誉上是自己属下,但他自过了江东以来,早已不奉号令,显然以诸侯自居,实在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被他反戈一击,将是无法挽回之败局,忙问计道:“杨大将可有良策为朕分忧?”
三国之狼行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