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法
超小超大

第四章 论道(二) (2-1)

宋朝独尊儒学、孔孟之道,关于孔孟的知行观,但凡学子俱已铬入脑,深入心。

生而知之,上也;学而知之,次也......无论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都以知为先,行为后。

而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先行后知”学说在他们看来,未免离经叛道,十分可笑。

笑声中,萧七的肩膀迅速垮下去,他的眼神下意识飘向秦洛,眼带幽怨。

“先行,后知?不是知先,后行吗?”王安石转脸对秦洛道。

他已经断定此四字应是眼前这个少年所书。

眼前少年十四、五岁年纪,略显文弱,但相貌清俊,青衫磊落,淡定从容。

此少年,更应是参加文举的学子而不是武学生。

秦洛站起来,点点头:“对,确是先行,后知。”

如此笃定的说话,又引来一阵热议。

“先行后知?没有听说过啊。”

“哗众取宠…..”

“好象是荀子学说…..”

外舍生们却耻同身受,小声抱怨“傻子又乱说话了……”

……

在陈山长重重的咳嗽声压制下,议论声渐渐平息。

王安石缓缓问道:“你认为得道是要先行?”

“对,行是实践,知为理论,行可兼知......”

如此深奥的哲理当然不是秦洛想出来,而是清初明末的哲学家王夫之的理论。

王夫之是宋明道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他的知行观翻译过来则是现代人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荀子之学?”王安石冷然道。

荀子,为王安石所不喜。

“源于荀子,而高于荀子,先生认为荀子之学不好?”秦洛微笑反问。

王安石审视着秦洛。

眼前少年目光清澈澄明,如一道溪流一般。

他是室内唯一一个站着且以平等目光与他对视的人。

王安石眼神凌利冰冷:“你推崇荀子之学?”

秦洛毫不回避地对上王安石的目光:“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荀子的先行后知观,简知易行,人人可学,就连当今圣上推行的“变法”,也需得先行后知.”

听到”变法”二字,陈山长脸色微变。

众少年也甚为错愕,不是论道吗?怎么跟变法扯上关系了?

这似乎离题了。

王安石用一种极为严苛的眼神看着秦洛,顿了顿,才冷淡地道:“变法,不必先行后知。”

秦洛微笑,提起荀子和王夫之的先行后知理论,只是想抛砖引玉,引王安石讨论变法。

说实在的,跟王安石这位当世大儒、著名思想家谈经论道无异于班门弄斧,不自量力,自寻死路。

光是那些元气、阴阳、五行会将人绕晕至死。

辩论过久,必露破绽。

但说到“变法“,他绝对有凌越于这个时代的超然眼光。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富国强兵的初衷不可谓不好,而青苗法、市易法等新法之内容更是开创历史之先河,创前人之所未创。”

他这话赞誉中肯,王安石并没有强行打断,只是脸上喜怒不辩。

“但是……变法操之过急.”秦洛声音不急不缓“变法之所以为人垢病,在于没有以实践进行检验…..”

王安石打断他的说话:“青苗法创行于鄞州,贷谷于民,有此先例,才会推行国内全境……。”

秦洛道:“一县一郡并不能代表一国。”

“变法推行不利,除了超前,症结还在于十六个字……”

秦洛一字一顿:”用人不当,执行不力、内部不和、党同伐异!”

他声音虽和缓但清晰。

王安石心头一震。

这十六字总结得实在太精僻了,与他在罢相退隐江宁后,反思变法推行得失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以市易法为例……到了执行层面就成了强行摊派!”

秦洛自顾自地说下去。

大变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生三世恩怨情仇之铁血丹心 连载中
三生三世恩怨情仇之铁血丹心
周末喜相逢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每一个人。作品的主人公少年时惨遭家变,一夜之间父母、家人被害,亲眼目睹父母、家人死于非命,主人公矢志复仇,却在因缘巧合下投身到了抗战的洪流中,面对着国土沦丧,无辜的国人惨遭杀戮,目睹侵略者的凶残和狼子野心,国仇家恨之下,激发起家国情怀,在与侵略者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从一个一心复仇的少年成长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作品故事跌宕起伏,曲折惊险,穿插着许多历史史实和众多历史人物,既有宏大
11.1万字5个月前
硬核小兵 连载中
硬核小兵
丁家小黑
攻必克、守必固,钢铁之旅钢铁兵。 当兵就要当硬兵,没有最硬,只有更硬。 ……
179.4万字5个月前
特种兵之从万界归来 连载中
特种兵之从万界归来
李流水
[[【A级签约作品:特种兵之从万界归来】一场维和任务,叶青死于战友枪口下,一缕意念观尽诸天万界剑道,再醒来,发现自己居然重生在17岁那年!那一年,他刚刚进入狼牙特战旅,为最年轻的特种兵,被众多特种兵针对。训练火凤凰,组建战狼,他是整个华夏的最强特种兵,他是整个世界雇佣兵的梦魇!他是世界上适应能力最强的特种兵,他是唯一不需要任何热武器与电子设备**设备的特种兵!他是可以一剑斩开美帝航母的特种兵!东
8.0万字5个月前
舍弟诸葛亮 连载中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这是一个关于“万世师表诸葛氏”的故事。建安元年的徐州,吕布偷下邳、袁术袭淮阴。穿越者诸葛瑾被袁军意外围困于淮阴城中,不得不出手帮助绝境中的刘备反杀敌人。既然那些篡汉之贼得罪了咱,那就别怪咱提前十年把二弟诸葛亮拉出来、把他们一个个收拾了。一份升级版的《隆中对》,一个才智更超史实的诸葛亮,又会塑造出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众所周知,写手智商决定人物智商上限。因为罗贯中的智商不如诸葛亮,未能完美演绎诸葛氏
277.2万字4个月前
明末凶兵 连载中
明末凶兵
怒江山
396.8万字4个月前
乱世小郎君 连载中
乱世小郎君
宇丑
这是最乱的乱世, 天下从来就是不谁家的, 江山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一个个皇帝备胎跃跃欲试,准备跳上历史的车轮。 主角在一旁踌躇不已,他不知道该去排队还是拉一个下来? (已有两百万字完本作品,不太监。)
99.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