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躬听罢,连忙摇了摇头,接着道:“这……刘将军,眼下莽贼的数十万大军包围了昆阳,定陵这五千兵马即便是去了昆阳,也未必能解这昆阳之围,反而自投罗网,还不如大家把抢来的财物分了,四散逃命。再,咱们可以弃城南下,与攻打宛城的主力部队会合,也可以避开官军主力,到其它地方寻求发展,为什么一定要去昆阳送死呢?”
这个时候,谢躬的为难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他手下的将士们刚刚打下定陵没多久,获得了不少财物,而且很多饶老婆、孩子都在城里,他们当然更想守着老婆、孩子,还有那些财物好好过日子。
而昆阳城下现在聚集了王莽的数十万大军,去了兴许就是个死!
这种情况,换位思考一下,谁乐意躺这浑水?
刘秀顿了顿,义正言辞地对谢躬道:“谢将军,如果咱们能打败莽贼,将来所得到的财物要比现在多千万倍,甚至可以夺取下,青史留名,如果败给莽贼,连脑袋都保不住,还谈什么财物?!”
谢躬听罢,低下头沉思了好一会儿,如果那个时候有烟的话,估计谢躬会抽上整整一包烟。
纠结,万分的纠结!仿佛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迷茫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半晌,谢躬终于点零头,开口道:“刘将军言之有理,我这就去调兵,随你支援昆阳。”
刘秀的这句话很简短,但仿佛有魔力一般,一下子就动了谢躬,就像是一把让人敞开心扉的金钥匙。
实际上,刘秀很好地抓住了人性的特点,无非就是两点:趋利避害。
那么,现在就是和莽贼决战的时刻,打败莽贼,获得不计其数的财物,得下,青史留名,封侯拜将,这个诱惑力不大吗?
如果,被莽贼打败,咱们这些“逆贼”全都得掉脑袋,你死不死,怕不怕?
那么,还犹豫什么呢?干吧!
……
就在刘秀带着定陵的五千兵马杀奔昆阳的时候,贾复也带来了郾城的数千兵马,赶赴昆阳与刘秀会合。
当然,贾复在搬救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阻力,只不过,贾复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直接,也比较暴力。
郾城的主将和谢躬一开始一个德行,拒不发兵,但是贾复没有刘秀那么好的耐心去劝,他直接拔出腰间佩剑,将那家伙的脑袋给砍了下来,然后拎着一颗血粼粼的人头,对这名主将的部下们道:“不想死的都跟我走!”
那气势,像是死神降临!
于是,贾复接管了郾城的数千兵马,他当即宣布,立即出发,杀奔昆阳!
有些时候,暴力也能解决一切问题!简单,直接!
大汉光武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