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超小超大

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无人,汉道昌 (4-1)

自从江南之地被中原堂口开发出来之后,就一直是中原堂口的粮仓、商业中心。

虽然说开发的时间有点儿长,几乎是从春秋到唐宋,都在不断的致力于江南的开发。

大明捡了个大便宜。

之前无论哪一家话事,江南之地都属于那种必须开发,但是开发速度可快可慢的情况。

到了赵宋之时,因为北边的老家都被游牧堂口给抄了,所以发展起江南来也就不遗余力,商业之风也就远甚于前面的几家话事人。

老赵家凉了之后,朱元璋把弄死老赵家的铁木真黄金家族给赶出了中原,自然也就笑纳了江南之地。

再加上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带来的自然就是在朱老四迁都之前南方的文风鼎盛和商业繁荣。

这一点,直到甲申国难之时,南方的文化和经济依然可以傲视北方诸省。

崇祯皇帝出宫之后逛了一大圈,发现南方的经济如此发达不是没有道理的。

北方诸省现在宝钞不在少数,但是流通起来的都是以文为单位的小面额宝钞,大面值的宝钞都被那些个混帐东西留下来进行交税了。

当然,兑换宝钞时需要的是真金白银,所以郭允厚开始报怨金银太多铜太少,尤其是银子。

大明的国库破天荒的头一次出现了银子太多没地方存在的情况,不得不多建了几个银库。

南方则是不同,崇祯皇帝在街上已经发现了很多次使用贯为单位的宝钞交易情况。

对比起金银铜板这些东西来,宝钞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携带——你带百两银子出门跟带百贯宝钞出门,效果完全一样,可是重量上面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甚至于崇祯皇帝在酒楼里面吃了些南京的特色菜品之后,还接到了店小二找回来的零散面值宝钞。

心情大好的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在意区区几贯崇祯宝钞,大手一挥便赏给了店小二。

挥退了点头哈腰千恩万谢的店小二之后,心情大好的崇祯皇帝干脆接着在城中逛了起来。

北方的宝钞先不去说他,南方既然已经流通起来了,想必扩散到北方也是早晚的事儿,心急不得。

像这种涉及到纸币与金属货币交接的情况,听由百姓们慢慢接受,让事情一步步的发展才是最靠谱的。

可以使用一定的手段去引导,但是不能强制,否则就会出现宝钞大幅度贬值的情况。

进而影响到民心,民生,经济,到最后说不定会搞得天下动荡,得不偿失。

不过眼下看来所有的情况还都不错,正在向着一条平坦的道路上面狂奔,再过个几年,说不定大明会出现股票和期货交易一类的玩意。

唯一操蛋的是崇祯皇帝一拍脑袋搞出来的崇祯通宝所带来的问题。

问题是崇祯通宝连铜板都不是,确切的说来应该是皇家学院搞出来的一种合金,只是看起来像铜一些,却根本就不是铜。

至于这种合金的是怎么冶炼出来的,崇祯皇帝表示不知道——自己堂堂一个大明皇帝,哪儿来那么多的时间关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但是现在民间百姓明显是更为认同这些小面值的崇祯通宝,哪怕是宝钞使用率最高的南直隶,崇祯通宝的流通率也要比崇祯宝钞更受欢迎一些。

妈的,现在就开始产量劣币良币的问题了——明显是崇祯通宝有驱逐小面值崇祯宝钞的趋势。

就刚才在城中逛了一这么一圈,就可以明显看到崇祯通宝的出镜率明显高于崇祯宝钞。

幸好在十文以上的交易里面出现更多的崇祯宝钞,要不然的那乐子可就大了——自己弄出来的崇祯宝钞跟崇祯通宝打擂台,自己偏向哪个?

这种情况在后世也存在。

在移动支付还没有大行其道的时候,一元和五角的硬币就明显比一元和五角的纸币更受欢迎一些。

在还有更小面值的一分两分时代,硬币同样更受欢迎,这好像是一种定律,没人能解决这种情况。

当然,也不是说无解。

回到明朝当暴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秦:开局杀死赵高 连载中
大秦:开局杀死赵高
木有歪发的弟三天
[[【A级签约作品:大秦:开局杀死赵高】“叮,请宿主准备第一次选择!”“选项1:向嬴政揭发赵高是亡赵的奸细,奖励R级武将人物卡*1。”“选项2:维持现状,无奖励。”“选项3:直接诛杀赵高,奖励RSSS级武将人物卡*2。”二十一世纪青年身携神级选择系统,穿越到大秦,成为始皇帝三子赢湛。先诛赵高,再平刘项;后灭匈奴,征服罗马在赢湛的铁骑下,宇内海外都为之震动……嬴政:“湛儿之雄才大略,比朕还尤过之!
11.1万字5个月前
红楼长随(老版本) 连载中
红楼长随(老版本)
秦腔楚狂夫(老版本)
穿越成了贾宝玉的长随李贵,李贵,厉鬼…… 表字兼美的秦可卿;雍容华贵的薛宝钗;风姿卓绝的林黛玉;顾盼神飞的贾探春……
263.7万字4个月前
史上第一基建皇帝 连载中
史上第一基建皇帝
帝纪君
那是一个春天傍晚,朱由检在万岁山歪脖树下搭了个石台,不料,石台流光闪动,50名身着迷彩服的壮汉从石台上走了下来。........搞建设,盖房子?先随朕去打反贼,等天下稳定了,再建造神圣大明帝国!
8.9万字4个月前
医汉 连载中
医汉
橘猫本肥
乱世医者,救人,救世,二选其一,若我为医,必以青徐为背,幽并为刃,冀豫兖为柄,铸以革新之刃,改天换地,还天下安宁。
35.1万字4个月前
我要做阁老 连载中
我要做阁老
一袖乾坤
嘉靖二十六年,大明天子炼丹修道一心求长生。 夏言、严嵩为了首辅之位明争暗斗,两不相让。 佛郎机海盗、岛夷倭寇轮番肆虐东南沿海。 袭任祖职不久的戚继光还在登州以诗鸣志。 张居正登科,俺答求贡,仇鸾下狱,陆炳被劾...... 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宁波府定海县的少年郎徐言登高远望,暗暗在心中发誓:我要做阁老! 老坤书友群:309429159
31.8万字4个月前
崇祯行 连载中
崇祯行
不加思
公元1628年,戊辰,崇祯元年,这一年的正月初一,济南府发生了一件奇事:应袭舍人柳保泰,死而复活。
20.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