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合这诗歌写得实在太好了,董旻虽然只是粗通文墨,但是也觉得非常好。我仿佛看到兄长年轻时的模样,仿佛这诗就是专门为我兄长写的那样!”而在曹操走后,董旻也是向秦谊称赞道。
写董卓?当听了董旻的话之后,秦谊差点儿笑出声来。但此时的董相国,除了没有按照灵帝的命令交出军队当并州去做自己的州牧外,还真是一个大汉忠良。尤其是董相国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在凉州剿灭叛军,还真有点儿《白马篇》中塑造的英雄模样。
“文合听说过董并州年轻时的英姿,但这首诗和董并州没有关系,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是将所接触的各种边郡优秀子弟汇集到一个人身上塑造出来的。”董相国要是一直做相国,这首诗歌献给他也无妨,但是他老人家没几年就被点天灯了,自己才不要跟着他一起臭大街呢,所以秦谊也是果断否定了董旻的瞎想。
“也是!我们边郡有多少大好儿郎,为了汉室流血牺牲,结果还要被这些士人视为边鄙!今天如果不是文合替我出头,我还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这群家伙!”说起自己所受的歧视来,董旻也是满腹怨气,日后董相国那么多倒行逆施的事情,未尝没有因为不公正的对待报复社会的因素在里面。
“董校尉说得对!但我们边人也应该努力修身,倘若掌权之后恣意妄为,岂不是正中这些腐儒们的圈套!”这董旻长了一副老实人的脸,再加上也非常客气,所以秦谊忍不住也是和他多说了几句,至于董先生能否理解自己的深意,能否会转告给董相国,秦谊就不关心了。
听了秦谊的话之后,董旻也是若有所思,两人就这样并行离开了聚会地。而就在走出大门之后,却是有一个董旻的家人急急匆匆跑了过来,看到董旻之后便要张嘴说话,但看到董旻身边的秦谊之后却是一副欲言而止的模样。
“有话就说,文合是我朋友!”看到自己手下这幅模样,董旻也是有些恼怒,向自己手下说道。
“校尉,董承说是有急事找您!”被董旻这样一说,手下只好无奈得说道。
就在听到董承这个名字的时候,董旻的眉毛明显抖了一下,秦谊看出他心中有些慌乱,但是董旻还是很快便稳住了,若无其事得对秦谊笑道:“这董承是我族弟,我来到雒阳之后他也是跟着过来见一下世面,只是这厮平日里总是惹是生非,不知道这次又惹出什么祸事来了!”
“董校尉您忙吧!我也有几个亲戚托庇于我,我全都打发到北军去当兵了,可能以后还会找您帮着照顾一下!”而秦谊也是不动声色得笑道。
“好说!我在北军之中熟人也是不少,只要不是天大的事,我一句话就能摆平!”
而董旻也是拍着胸脯对秦谊保证道,一番客套之后两人就此别过。
——我是不拿外人当外人的分界线——
“董承,河间人,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汉·裴松之《汉书集解》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