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想问王粲,如果我将这苹果叠到一百层,那将会有多少个苹果?”
虽然王粲还想着能够扳回一局,只是秦谊却是压根就没有给他机会,这些天秦谊精研《九章算术》,又跟着蔡邕这位当代算学大拿学习,对当世算学的水平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于是为了干掉王粲,秦谊拿出了高中数学中的数列问题,而且这个数列非常不简单,每一层苹果的数量本身就是n(n+1)/2的复杂数列,再求这个数列的和那就更难了。
反正秦谊上高中时在一次考试中见到了这个数列,他们班中只有后来考上清华大学的学霸做了出来。而在老师后来的讲解中,秦谊这才知道,这个数列是南宋著名数学家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的三角垛数列,也是让秦谊对这个数列记忆尤深。
作为后世一名埋头苦学数学十几年,做题不知做了多少套的高三学生,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能很快解出,对王粲这么一个只有十岁的少年来说就更加困难了,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数学家对数列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
这个年代的经典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虽然已经有了对数列的描述,但只停留在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上面,等到开始研究等差数列之和都已经是公元五世纪的《张丘建算经》了,而秦谊拿出的可是八百年后南宋的研究成果,摆明了要是给王粲一个教训。
一时间房间里面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所有人都在思考秦谊的这个题目,既然用这种计算量非常大的题目来考人,那么肯定是存在什么窍门的,正如之前秦谊解出的那道韩信点兵的题目一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王粲的脑袋上面冒了汗了,他想了这么长的时间,使用了多种方法,依旧没能想出这个三角垛的解法,唯一取得的成果是算出了每一层苹果的数量公式n(n+1)/2,再向下已经完全没了思路。
不只是王粲,蔡邕和单飏也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两人都拿了纸笔在那里计算,也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首先是那些完全不关心数学的人士们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在那里彼此聊起天来,最后只剩下蔡邕、单飏还有王粲在那里继续研究这个数列和。
“文合兄大才,王粲心服口服!”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王粲终于忍受不住这种磨人的痛苦,主动站起来向非常恭敬得向秦谊认输了。
现在即便是王粲能够解答出这个问题来,也已经输了,毕竟秦谊可是在自己出完题之后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让你再抢老子的风头,现在知道老子的厉害了吧!
看着王粲这张丑脸,秦谊心里面也是非常爽,这段时间秦谊辛苦钻营,可是见了不少世家子弟的臭脸,然后秦谊忍不住便想着挖苦王粲几句。
只是话到了嘴边,这话却是被秦谊给咽了回去,因为秦谊突然间想起来王粲成年后写过一本叫做《英雄记》的传记史书,该书全书已佚,但是还是有部分篇章流传到后世,成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毕竟王粲是三国乱世的当事人,更是接触过曹操、刘备和刘表等三国人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自己这要是开口挖苦一下王粲,被这家伙怀恨在心怎么办?这家伙到时候写书的时候屁股歪一点儿,给自己加点儿莫须有的黑料怎么办?
想想陈世美原型机蔡老师的悲惨遭遇,还有苏烈苏定方、潘仁美潘太师、庞籍庞太师等一票被无良文人黑惨了的倒霉蛋,秦谊突然间有点儿莫名无语。
自己将来在文学作品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是一个才高八斗的大才子,还是一个抛弃妻子的渣男,还是一个莫名其妙丢掉性命的倒霉蛋,还是和历史上的秦宜禄一个下场成了绿帽王。
总之,挖苦王粲的话是绝对不能说了,这和秦谊想要结交各路大神的想法背道而驰,作为一个小豪强,居然挖苦起两世三公的世家子弟,估计那些世家子弟们都会敌视自己的。在座的诸位中好像只有曹操这个赘阉遗丑称不上世家子弟,自己口出狂言恐怕直接便是自绝于人民。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