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沅远远看着在床上已经永远不能说话的朱由校,他很幸运,是皇帝,但对于整个大明而言,对于大汉民族而言,是多么的不幸。
但这一切是他一个人的错吗?
未必。
不,肯定不是。
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无比正确。
因为是早有准备,朱由校的丧事一切都在条不紊地进行着。依周礼“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但明朝皇帝大行不遵守这个,择吉日而葬即可,“例不出百日”。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登基是必须马上进行。
先帝龙驭上宾,自然是先应该祭告先殿,告诉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又有子孙来陪你们了。然后昭告天下,给各地的宗室王爷遣使讣告,天下臣民居家披麻戴孝,守国丧,民间暂停一应喜庆活动。
然后就是一套劝进的把戏。
太子名分已定,登基是没有什么插曲的。但尽管朱慈炫即将成为大明最年幼的皇帝,他才两岁,完全还不通俗事。
但这套把戏还是要演,三辞三让,必须把戏做足了。
八月二十三日,在京的文武百官齐聚皇极殿,由内阁首辅孙承宗做代表,亲自去坤宁宫面见太子。“苦口婆心”说一套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聪敏好学,尧舜在世,登基是天下万万人的期望云云。
但还是皇后的张嫣代太子辞让,曰:“卿等所言,足见忧国之诚,予抱痛方殷,而继统之事奚忍闻之,所请不允。”
意思是说,大家的诚意我都看到了,但我爹刚刚没了,我伤心过度,做皇帝这种小事人家根本没有心思想,少来烦我,滚啦!
孙阁老只能表示理解太子“悲痛”的心情,得嘞,过一个时辰我再来。
如此三次,太子和皇后见大家这么热情,看来这个皇帝真的还是得太子亲自上,没办法,勉为其难吧。
“勉从所请。”
答应了。
八月二十四日,两岁的朱慈炫在皇极殿登基为帝,年号大兴。
大明王朝162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