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拜“座师”一般只是举人、进士干的事情。
康府尊是李沅院式的主考,李沅也没有向康府尊递“拜师贴”,不是正式的座师。但是康府尊将李沅点为了案首,李沅的礼节就不能少,一是来拜年,二是赴考前的辞行。
康府尊在后堂单独招待李沅,席间温言问及备考的情况:“立新,现在说温习功课,精读经义都是假的,会试绝对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抱来的。老夫以过来人给你建议,这个时候再去温书,不如找一些资深翰林、士林有声望的六部主事们他们的论著文章来看,益处多多。”
“科考场上,主考官是最重要,但出题的阅卷的却是同考官。会试由礼部主持,正副主考有两人,同考官有十几二十人。同考是出题、阅卷人,各经的同考会出数量不等的考题,由主考或者抽签或者商议来确定最终考题,你们考完后,同考又是阅卷并选出谁能登科的人,主考决定最终的名次。”康府尊真是把李沅当做弟子看待的,作为自己亲自点出的案首,科考名次越好自己脸上越是有光啊,而且李沅年纪尚幼,未来前途无量。
“主考固然重要,但同考们影响更加直接。”康府尊最后总结。
“弟子省得。”李沅大概也心里有数,但老前辈的善意提醒总是要感激的,同考官主要是在老翰林和六部的主事里面选用。
“放松心态,你还年幼,文章当写出锐气,字里行间不要装老成,让主考同考们在文章里读出你的年纪来。没有考官愿意取一个老油条进士,四五十岁入官场,前途怕是有限。”李沅记下受教。
在康府尊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临走的时候,府尊的如夫人柳氏打趣:“立新真是翩翩浊世佳公子,我们老爷是没有合适的女儿,不然非得招婿不可。”康府尊哈哈大笑,李立新狼狈而走。
大明王朝162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