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叩见王爷,见过贺大人、郭大人。”陈树雄见到郭礼,竟然忘记和郭礼之间的纠葛。想必是上头,顾不得再生幺蛾子。
贺老头看到陈公子相貌非凡,一表人才,点头道:“陈公子符合条件。”
郭礼再怎么给贺老头使眼色也来不及,话已经出口无法收回。
陈嘉崇乐呵呵的笑道:“是不是还要考校一番?”
“今日只是看人,没有缺胳膊少腿的都可以入选。最终那位少年公子成为驸马,还需万安点头同意才行。本王已经答应万安,一切由万安做主。”宁王不愧是王爷,几句话全在点子上。
“无妨,下官早想与皇上结亲,只是犬子不争气,没脸向皇上提亲。”
何止是没脸啊?
陈树雄先前向范阳卢氏三小姐提亲,碰壁之后又向京兆王家提亲,尤其第二次还惹来天大的麻烦。两次求亲失败,如今这位陈公子臭名远扬,想必知道内情的世家女子都不会嫁给这位公子。
或许因为在中书令府和尚书府受到的挫折,贺老头竟然觉得陈公子一表人才。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陈公子在京城这么大的恶名竟然不知道?
郭礼亦是无语。
宁王起身准备要走,陈嘉崇吩咐管家备了三份大礼。宁王也不客气,叫手下收了。贺老头问心无愧的收下,唯有郭礼踌躇了一番还是不好拒绝。
“明日派人挨家挨户通知,让各位公子前去报道。这样一家一家拜访,不是个事儿。”郭礼有些吃不消。跑腿也罢了,受不了这个气啊。两家视公主如猛虎下山躲了,唯有一家倒是人在,臭名远扬啊。
“陈家公子还行啊,玉树临风人模人样的。”
“贺大人,如今长安城中谁不知道陈家三公子啊?你就别跟着瞎掺和了。”看在这位贺大人算是老好人的份上,郭礼有心提醒。
“这怎么可以呢?早知刚才老夫说什么也不会收下礼物。”
“陈大人要送礼,怎么可以拒绝呢?干嘛不收?”宁王悠哉悠哉道。
“明日怎么办?”贺老头问道。
“三司同堂。”
有了昨日的教训,宁王和郭礼、贺老头三人坐在礼部大堂之上。大堂上原本只有一张桌子,从其他地方搬来两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宁王坐在中间,郭礼坐在左边,贺老头坐在宁王右首。
早就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名单上的人家,没想到到了晌午,稀稀疏疏只来了六个小孩。其余人家的孩子不在的理由千奇百怪,什么远游啊,什么遁入道观啊
郭礼以为大唐的男子都像李光弼和仆骨怀恩那般早熟,一看来的六个小孩。这样的“青年才俊”如果被万安看到了还不笑死。
宁王拿着一本春秋,气定神闲单手持书,颇有几分关羽的味道。贺老头刚开始还老老实实等着,过了一会拿了一沓公文在大堂之上现场办公。近水楼台先得月么?郭礼无聊啊,本想问问贺老头,你那首回乡偶书作出来没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学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
听贺老头的口音似乎是江浙一带的人,从长安到浙江,没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恐怕回不去。
“久闻郭大人一手狂草堪比拟张旭,不知是否令本王大开眼界?”宁王放下春秋。
世人常说这位宁王无心政事,主动让太子位与李隆基。经过这两日的观察下来,这位宁王还真不一般。不仅朝中的秘闻一清二楚,就连乡野之事宁王都有耳闻。这位宁王一定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不然怎么连他在王家写的草书都一清二楚。。
贺老头平素喜好书法,听到王爷说郭礼草书一绝,当即拿来笔墨纸砚。敢情这老头平日里没事空闲的时候就在礼部大堂练字,所拿之物皆非凡品:湖州的笔徽州的墨宣州的纸寿州的时砚。王爷发话郭礼不好拒绝,想起来当日和万安在一起时想起来的古诗,或许这两日为万安选驸马闷气淤积于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十四个字笔走龙蛇笔锋透纸苍劲有力。
两位都在书法上浸淫多年,看到字知道并非凡品。
唐朝小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