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卒
超小超大

第60章北巡 (2-2)

并州刺史韦凑率太原官员在城门外迎接,城门设了禁令,百姓不得出入。百姓听说皇上要来,涌在城门口处看热闹。三千禁军随同李隆基进城,凉山团和一万金吾卫驻扎城外。

郭礼陪着李隆基在并州凭吊先帝圣迹,视察晋阳宫阙,玄宗亲笔撰写了称颂先帝太原举兵、创立煌煌伟业的《起义堂颂》。

“郭少卿看这篇《起义堂颂》如何?”李隆基写完之后,询问郭礼的意见。郭礼有点懵。整个诗文洋洋洒洒,开篇直叙李唐起兵顺应天意,造反有理,中间辞藻华丽,叙述治理并州有功,结尾将并州改为太原府,升至为北都。如今皇帝问起,郭礼只好老实答道:“皇上这篇锦绣文章,乃是并州百姓之福祉。”

其实郭礼说了一句废话。李隆基升并州为太原府,定为北都,百姓从中当然能得到好处。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太原府发展更快。

“依郭卿之才,做卫尉寺少卿有些委屈了。”

听皇帝的意思要给郭礼升官?

“谢陛下。”

看来古人喜欢拍马屁是有道理的,郭礼随口说了句敷衍了事的话,没想到龙颜大悦。

可怜并州刺史韦凑,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头,整日陪同李隆基游览晋祠胜境,慰问有功老吏。一方面胆战心惊陪同皇帝出巡,一方面还要思虑皇上的安危问题,就在李隆基到达十日后,竟然一病不起,还没等到李隆基离开太原就一命呜呼了。

韦凑死了之后李隆基兴致全无,下旨王晙任太原府尹兼吏部尚书,追封韦凑为幽州都督,谥号:文。

按照礼节大臣死后由礼部核验一生功绩,议定谥号由皇帝决定。并州刺史尹韦凑在陪同皇上期间因公劳累过度病死,李隆基诏令之下,竟得了文官终生梦寐以求的谥号。

韦凑死后李隆基一直待在昔日的晋阳宫殿。二月中旬,直到刻有《起义堂颂》的石碑完成,李隆基在太原官员陪同下,观看立碑仪式。

石碑高高矗立在太原府城的南大街上,碑前诸多百姓围观。

“鉴风物之忧思,寻王业之艰难。惟高祖若天地之开辟,化成万类;惟太宗若日月之照昨,光于四表。”

石碑上的这些句子,显示了李隆基此番来并州探寻峥嵘历史、缅怀非常先辈的心路历程。

李隆基离开太原府结束了这次北巡。大军沿着河套平原南下,旬日之间回到长安。临走前李隆基诗性大发,吟出一首文采斐然二十二句的《过晋阳宫》五言诗。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唐朝小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秦:开局融合古之恶来 连载中
大秦:开局融合古之恶来
蓝羚羊
[[【A级签约作品:大秦:开局融合古之恶来】一觉醒来,秦牧穿越到了战国末期的战场上,成为了秦国边境一小兵。连鸡都没杀过的秦牧面前摆着两个选择。要么砍人、要么被人砍!……就在他纠结如何摆脱砍与被砍的命运时。最强兑换系统从天而降,秦牧的命运就此改变!从那以后,大秦战场上多了一个超级狠人!……嬴政:“寡人得秦牧,何愁天下不定?”六国国君:“呜呼!天要亡我,非战之罪!实在是那个匹夫忒狠了!”六国士兵:“
10.5万字5个月前
姬唐 连载中
姬唐
乔木兮有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有姬松存在的大唐没有遗憾! 姬松回到乱世刚刚平息的武德年间,太子建成和李世民的皇位争夺已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为了视自己如命的母亲和对自己关爱有加的族人,姬松只能选择慢慢蛰伏! 机缘巧合下因救平阳公主,而被册封男爵…… 如此,在稍有自保之力下,姬松开始慢慢影响着大唐前进的车轮…… 增亩产,开家学,育英才……带领姬氏这个传承悠久的家族走向辉煌…… 直到有一天,为了这个
448.4万字4个月前
我是纨绔大草包 连载中
我是纨绔大草包
踏海擎峰
天不生我大纨绔,何时败尽万贯财。 文能撒钱上书房,武能大石碎胸口。 爹妈望子成条龙,我道身上钱不多。 祖上富商伴文豪,我是纨绔大草包! “老爹!钱不够了!”
8.6万字4个月前
逆流之我是学霸 连载中
逆流之我是学霸
术小城
21世纪的物理博士李康平穿越到了1920年。 相对论,人工核反应,波粒二象性,康普顿效应,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泡利不相容原理,海森堡不确定原理,费米-狄拉克统计,薛定谔方程,拉曼效应,中子,正负电子对,中微子,回旋加速器,核裂变,CP-1……噢,没错,这是群星璀璨的时代。
38.1万字4个月前
回到大唐做咸鱼 连载中
回到大唐做咸鱼
鸣饭钟二
社会人李治一脚踩空,掉下井盖,成了……大唐王朝的九皇子李治! 立志只想做咸鱼的他,得知自己将成为未来的唐高宗李治,迎娶最彪悍的女子,武则天,五十多岁就嗝儿屁 了! 他的心……瞬间凉了一半! 不不不,我不要做皇帝! 放开我!放开我!我摊牌了!我真是咸鱼! 我是咸鱼啊! 这是一个穿越到大唐的咸鱼,想秀操作秀智商秀优越,却频繁被秀的故事。 这是一个你以为的以为只是你以为的故事。
6.8万字4个月前
三国小独裁 连载中
三国小独裁
宇木佑
东汉末年,朝廷羸弱,诸侯割据,只有用铁血的手腕才能改变这个局面。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陈明不过是个穿越到三国的小人物,却一步步成长起来,搅动了整个中原的局势。 骁勇的阵前战斗,辛辣的政治手段,过人的指挥艺术,独到的战略眼光,这都不是陈明与生俱来的,靠的是后世的知识以及不屈的信念。
24.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