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一直冷眼旁观,就在陈家兄弟在劫难逃之时,吴令珪的弹劾直接将前面御史大夫裴光庭营造的氛围一举击碎。如果皇上相信陈嘉崇谋逆,李隆基就不是开创开元盛世的明君了。吴令珪看似要置陈嘉崇于死地的弹劾,无意中给了陈家兄弟一条出路。张九龄在想吴令珪和陈嘉崇之间有什么关系?
沉默太久了,李隆基终于下了决断。
“陈家三子形骸放浪,口出妄言,本因从重处罚,念在尚书省右仆射陈嘉崇鞭笞四十,现已知错,不予追究。陈嘉佑违逆皇后懿旨,虽有不察之因,罚俸一年,迁江州司马。陈嘉崇教子无方,酿成恶果。念在知错能改,罚俸一年。吴令珪所奏陈家兄弟谋逆之事,交大理寺勘察。”
“退朝”
今日局面再议其它事情不合时宜,李隆基走了,群臣还在大殿之上。陈嘉崇骤闻雷声大雨点小,最终是一个艳阳晴天。陈嘉崇起身,一身是汗。
陈树雄早已膝盖发软,无法起身。从吴令珪弹劾的那一刻,这位丞相公子只觉得天塌了,完全没听到皇上最后说了什么。
陈嘉佑看了看郭虔瓘。如今右迁为江州司马,已经比后者低了好几个级别,不过如此一来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昨日抗旨,按道理最轻都是革职查办的结果,如今只是降职而已。
御史大夫裴光庭看向吴令珪,如今众大臣未走不好说什么,只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
吴令珪为什么会这么做?
张说起先走了。结果尚在意料之中,御史台自身出了问题。陈嘉崇不至于一棒子打死,眼下的结局已经算好了。老将军王晙跟着走了,临走之前看了一眼陈嘉崇:奸臣!老子草你祖宗十八代。
太常卿马怀素,右散骑长侍褚无量,翰林院张九龄三人结伴,相约去政事苑喝茶。早朝的消息晌午就能在政事苑传开,听一听民间怎么议论,有没有什么高见。
陈树雄终于缓过劲站起身来,和叔父、父亲一同出殿,阳光照射在石阶上,瞬间将大殿内的阴霾驱散。
唐朝小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