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营已经全面接手了太子杨洪的护卫任务,除了从东宫带出的太子杨洪自己的甲兵部曲之外,便是原本护卫太子的亲勋翊三卫,也要排在侍卫营的外围。
而作为侍卫营的统领,赵信自然也就要随时都守在太子身边。
虽说太子乃是此番出征的诸军统领,但实际,守护在太子身边,便是等同于远离的战场。
赵信虽然有心想要亲眼见识一番,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到底该有怎样的血腥残。不过对于不能直接战场一事,他倒是也没有什么失望。
这其实才是正常。
赵信对于战争和战场,可没有什么特殊爱好。
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就是,若是强求着要战场,反倒要显得矫情。
于是,大军在这乐陵城外十里的地方,停驻了三天,赵信自然也就是在这里守了太子三天。
大军虽然没有继续前,但是每日军情,却是不断。
所有的重要消息,最终都将会汇聚到太子杨洪这里,真论起来,其中有很多决策和行动,都是无需太子亲自插手安排,不过,太子毕竟是储君,也是此番统帅,所以至少也要知晓。
赵信跟在太子的身边,太子对其信任,基本都不避他,于是对于这些消息,赵信自然也就都知道了。
眼下,周燕两军,已然陷入了对峙当中。
燕军主力,驻扎于乐陵城东,一面警惕着周军主力,一面就近围困封锁乐陵城。而周军主力则是稍微往南一些,驻扎在离城十里的一座矮丘边。
两边大营之间,说起来虽然还隔着数里的距离,但这相距实际并不算远,每日清晨傍晚,双方不仅都能够看到对方大营中的袅袅炊烟,甚至于对方军营中的号角声音,也偶尔也能听到。
至于双方大军对峙,自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双方最终的目的,自然还是要彻底的击败对方。在此过程中,双方目前实际都是在寻找和等到战机的到来,甚至,为了促成那战机的出现,双方都在不停的进行着相应的行动。
周军的大略,在与一个拖字。
燕军深入周国境内,补给线拉长,一时间虽然可能兵锋鼎盛,但是最终无法持久下去,终究会有补给告急的时候。而对于周军而言,现下便是要从侧面对燕军进行施压,加速器后勤告急这一进程。
而燕军一旦后勤出现问题,大军身陷周境,进退两难,那边是变会是周军最好的机会。
而为此,周军自然是有所行动,分兵牵制便是一项,至于两军都看不见的战场之外,另外有数千周军精锐,正在收拢各地百姓民团,显然也是手段之下。
散出去的那数千周军骑兵,都是带着任务和目的的。
收拢百姓、执行坚壁清野之策,自然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但他们的任务却也不止于此。其整合各地团练民壮,一方便自然是为了增强百姓们自保的实力,但另外一方面,却也是为了后续可以从燕军的后方,直接破坏其后勤补给做准备。
只不过,团练民壮的力量太过分散不均,虽然有着极大潜力,但想要真正的整合起来,形成一股真正能够对燕军造成威胁的军队,却是还要时间,急切不得。
周军便是有此行动,燕军自然也没有干耗于此,同样也是有着应对。
慕容恒亲自率领龙山军和新昌军,两军共计四万人,就是驻扎与乐陵城外的燕军大营,和周军主力遥遥对峙。
不过,相较于周军,燕军人数要多不少,兵力的优势,让其在布置起来,也就从容了许多。
只见燕军主力在和周军对峙的同时,慕容恪所率领的一万宫室军以及另外一支两万余人的雍奴军,却是分出左右,各自扎营。
宫室军以骑兵为主,机动灵活,速度极快,于是便是直接逼近了周军大营,最终在周军的东面侧翼,不足五里的地方扎下了营帐。
而雍奴军与之相应,却是绕到了周军左翼,同样不足五里的地方扎营。
如此一来,慕容恒所率的燕军主力,与宫室军、雍奴军两部营地,几乎是形成了品字形状,互为支援,遥相呼应,将周军大营给围在了中间。
经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