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展,现年不过三十岁。
宁王杨淮最开始在高阳军时,王展不过是其收下一个普通的战兵,除了身材魁梧作战骁勇之外,也没有其他的特长。
但高阳军坐镇周燕两国的最前线,周燕两国一旦开战,高阳军便首当其冲。而就算两个之间没有大战,平日也少不了和燕军会有冲突。
所以高阳军中,似王展这等悍勇的战兵,也是不计其数,便是在宁王杨淮手下,也并不出众。
宁王杨淮在高阳军时,或许和这王展有过接触,但真要说上了宁王杨淮的心,却也没有。
故而宁王杨淮聪高阳军调任乾宁军是,当初许多的杨淮心腹都被一起调走,但王展却还留在了高阳军中。
不过,虽然并不为宁王重视,不过却也总算是宁王旧部,故而不过数年,也逐渐从如同战兵被提到了队正的位置上。
区区队正,手下不过管着数十人,在高官权贵看来,不过是微末小官,根本不算什么。不过,放在普通军需眼中,便是帽子逾越的鸿沟,许多老兵在军营之中打拼一辈子,也未必能到这一步。
当然,若是恰好碰到大战,可以斩首立功而不死,或许稍微要容易一点,不过那也是拿命来换。
王展长的魁梧凶悍,但实际上却是知恩念主之人,而且人也知足,明白自己能够成为队正,全是因为宁王的关系。
虽然宁王可能早已经不记得有他这么一号人物了,也没有直接给他帮助,但他也依旧记着宁王的恩德,总是想着,有朝一日,或许还能够报答。
似王展这般人物,其实应当会安分守己,不应该参与进军变之乱中。
只是,军变之前,军中谣言四起,有说宁王已经失了宠的,有说宁王受了太子陷害,甚至还有说宁王已经遇刺身死了的,总之是各种谣言应有尽有。
王展本就有为宁王效死之心,听了这些谣言消息,又是惊惶,又是激愤,又是迷惘,心正乱时,再被有心人一挑拨,当下就做出冲动的事来。
等到王展冷静下来,回过神,却发现大错已经铸成,手上已然沾了同袍的血,攻占了军需仓库,算是真的回不了头了。
一时心中有惊惧,有懊恼,有悔恨,但也都无济于事了,为了自己以及跟随他的一干弟兄们的生路,虽然明知前途渺茫,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当时王展听从了胡让的建议,以天字一号仓库中堆积如山的军资为要挟,想要为自己也为众人,谋求一条生路。
但这已经算是军变谋反,其罪通天,石堡城的守将已然是不敢答应什么。不过仓库之中的军卒物资也是紧要,石堡城守将倒也不敢刺激王展等人,于是只能一边快马上报,寻求指示,一面和王展等人虚与委蛇,拖延时间。
这一来二去,几天时间很快过去。
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倒是燕军的兵锋却已经先行南下。
最先进入周国境内的是燕国的靖南军,总数有两万人,乃是燕军精锐,也是燕国对周作战的主力。
这两万靖南军南下之后,扫清了周军在两国边境上布置的用以监视警戒的据点,然后便直扑石堡城而来。
若是按照燕军以往的套路,燕军兵锋抵达石堡城下之后,无非也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强攻,要么是围困。
石堡城虽然只有两千的守军,倒是因为城防高大而坚固,若是要强攻,依着往次的经验,即便有将两万靖南军全部投入进去,也也还能成功。
而若是围困的话,也需要留下四五千的兵马,才能确保大军后路的安全。
不过这一回,燕军的策略似乎有些变化。
两万靖南军南下之后,抵达了石堡城下,并没有围攻,却只留下了两千人,守在了石堡城外,其余大军便又接着南下去了。
城中守军虽然也就只有两千余人,说起来和燕军留下的军队人数相当。
若是正面对战,或许没有问题,但想要仅凭这两千人,就像将占据地利之便的周军给彻底封锁,那是不可能。
这一点,燕军和周军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不可能不清楚。
可既然清楚,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经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