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张敖自登海河河口的码头之时轻松的日子就结束了。赵国的大臣们早就带着各种文件等候大王批准。大王离开时虽然王后处理了紧急事务,但也有许多琐碎的日常工作积压了下来,理论大王一登陆权力自动回到大王手中,早点儿找到大王可以早点儿得到答复,以免要办的事情被排在后边。
张敖一边赶路一边坐在车里批阅文件。
赵王张敖坐直了身子拉伸了一下僵硬的腰,对旁边的赵离说道:“你说为什么不出几个奸臣,在旁边劝大王一路辛苦了,大王要注意身体。”
赵离用笔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道:“我也想,只是我做不成这个奸臣,为了整理他们报来的文件已经忙了好几天了。”
“还是缺人手,要是能多招一些人充实一下官吏队伍就好了。”这一段时间张敖的脑子里都是缺人。
“现在招人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所有识字的愿意为朝廷工作的人差不多都招进来成为官吏了。不过大王也不用着急,再过一阵子我们开办的初中也就是县学就能有毕业生了,除了少数想更高级的学校外,其他人都可以补充到官府了。”赵离也急切的盼望着有人能分享他的工作。
“你能想象每年有几百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学生毕业,大量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焦急不安。为取得一个官府小吏的职位会有千人来报名考试。”张敖利用放松的机会想象一下当年那美好的时光,可惜当时张敖是那数千准备考试的人中的一员。
“每年几百万学生毕业,几年下来岂不是全国的百姓都能读书识字?”张敖的第一句话对赵离很有震撼力,对后边的情景却无法想象。少数的读书人虽然垄断了知识,但为了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他们也在不断的宣传要广为教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识字,这种话说的多了,其中一些人也就信了。就赵离而言是真的认为全国百姓都能读书识字是人间盛世。
“我们大汉会有那么一天的。”张敖在大汉亲身经历了找一个会写自己名字的人都难的日子,深深体会了前世扫盲工作的巨大成功。其中的艰辛不亲身经历真难以感受。这几年赵国的经济条件好一点儿了,张敖开始考虑要不要增加对学校教育的投入,并开展一些小规模的扫盲活动。
张敖忙碌了一路,回到邯郸又与迎接的大臣演了一天的戏,臣子们才满足的离去了。
“终于结束了。”张敖回到了王宫,大字形躺在自己的床,享受着放松的感觉。
“大王辛苦了。”刘乐坐在张敖身边,伸手摸着张敖的脸庞说道,原先那个细皮嫩肉的丈夫不见了,眼前的张敖脸的皮肤黝黑粗糙。
“辛苦一点儿也是值得了,这次咱们真的发财了。”张敖的样子很象是一个刚领了一个月工资回家的丈夫。
“大王富有全国,还怕缺钱花。”刘乐故意取笑张敖,自从他们成亲后张敖每天都在为钱发愁,想方设法去赚钱,别人家大王的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天也没享受过。
“你想不想成为全天下最有钱的人?”张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已经很满意了,但是赵国要发展,他本人想活得安稳还需要更多的钱。所以他需要继续努力。
“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刘乐是吃过苦的孩子,刘邦当汉王之后,刘乐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嫁给张敖后,在赵国过的也不是奢靡的生活,钱财对他来说吸引力也不大。
“这个钱不是给你自己用,而是用来给百姓干事。”说到了正事,张敖从床坐了起来。
“给百姓干事那倒不错。你又有了什么赚钱的办法?”刘乐对张敖赚钱的能力很信任。
“这次我们不赚钱,而是直接做钱。我准备开办一家银行,专门用来制做钱币。”
“银行是干什么的?同铸钱的欺行作坊有什么区别。”刘乐好奇的问。制做钱币的事,铸钱的作坊一直在干,既然张敖单独提出银行这个名字,肯定与以往铸钱的作坊有所不同。
我的岳父是刘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