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杨华心里也时常升起“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的想法。
果然人家都说温柔乡,英雄冢!
年轻人,要克制!
心里虽然这样想,可这厮也就是想想而已。
这不,趁着今日阳光明媚,响午过后杨华又带着小沅沿着河畔早早来到大柳树下占了三个靠前位置,静等好戏上场。
之所以是三个位置,是因为跟来的还有洪武。
这几日每当杨华出门,他就跟在身后充当护卫,其实更多是电灯泡
坏人没打跑几个还骗了杨华好几次酒钱。
这种泼皮无赖,都懒得说他。
还不如听评书有意思些!
要问这说评书的来历那是谁也不知道,俗称黑户,只知道他是大雪初停后才出现在这南京城。
也不似其他说书人那样照本宣科讲故事,而是加入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动作表情以及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所以短短几日内但凡他说书必定坐无虚席。
又因为一脸麻子,且固定在这颗大柳树下说书,所以得了一个柳麻子的绰号。
不多时,一个身穿长衫的男子抗着一张长桌顺着河岸过来了,脸上全是麻子,身份想必已经不用多说。
那柳麻子看树下早已围了不少人,于是加快脚步踩着积雪小跑了起来。
在他身后还远远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穿件破旧棉袄,灰头土脸的野小子,怀里抱着折扇和醒木等物件儿。
这男孩前几日杨华也见过,柳麻子唤他宝儿,所以暂且称他为柳宝吧!
名字也真够随意的,可每次评书说完这柳宝便会醒着鼻涕,看准时机端起铜盆可怜巴巴的四处讨赏银,也有贵人将银子直接扔地上,这时他就会欢天喜地的将银子捡起,并一个劲的磕头道谢。
此刻柳宝儿见前面干爹加快脚步,于是也撒腿跑了起来,奈何年小气弱腿又短,再加上路面都被积雪掩盖看似平坦,实则没个虚实,所以柳宝儿刚没跑几步就摔倒在地,顺着河堤一骨碌儿滚到了江面上。
幸好此时冰层还没化,这才避免险情发生,只是说书用到的道具散落一地。
再说柳麻子见宝儿滚下河堤,只得将长桌放在原地,转身回去捞人,耽误十来分钟后这才重新抗起长桌气喘吁吁跑到柳树下。
将长桌放好后又连忙四下作揖道:“实在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今日小儿见这里人多,欣喜之余就给大家拜了一个早年。”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作为一个说书人,别看人家长得丑,这是事实!但能言善辩却不是瞎吹的,硬生生把之前柳宝儿五体投地的摔跟头,说成了给大家拜得早年。
别人怎么样不知道,杨华反正服了!
柳麻子短短几句话就调动起氛围,将众人心中郁积的不耐一扫而光,他又开口道:“为了给各位赔罪今日我多讲半个时辰,因为再晚小子就出不了城了!”
有了这句实在话,就算脾气不好的人恐怕也不好意思再发作找茬,足以见得这柳麻子并不只是个呆板书生。
接下来便是进入正题。
“上回讲了及时雨宋江怒杀阎婆惜,这次咱们讲行者武松醉打白额虎!”
“话说清河县有两兄弟,父母早亡从小相依为命。两兄弟虽是一母同胞,可模样却是天差地别。大哥武大郎,人称三寸丁谷树皮,身高不过五尺,五官恰似在下……”
台下一片唏吁声。
一脸麻子绿豆眼,酒糟鼻子香肠嘴,唔……杨华有理由相信,这说书先生其实是占了人家武大郎的便宜。
“二弟武二郎,身高尺,仪表堂堂,自幼习武上过少林,浑身是胆……”
“说那武二郎在酒家一连喝了十碗酒,晃晃悠悠就上了景阳冈,天也昏昏,地也沉沉,此时头顶骄阳正是火热,山脚阴风最是邪毒……”
和杨华想得一模一样,讲得无非就是武松一次与人争执后误以为自己把人杀死了,远逃沧州小旋风柴大官人府上避祸,结识杀人后同样前来投奔柴进的宋江两兄弟。
大明厚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