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完毕,关平又修书一封,将自己逃出荆州、来到上庸的事情细说一遍,差心腹人快马加鞭送往成都刘备那里。
毕竟关平还是刘备的属下,权领上庸这样的大事必须要征得刘备的同意,起码要让刘备知道,否则自己就真成乱臣贼子了。
为了显示自己接手上庸的正当性,关平决定为亲自为刘封办理后事,把这位多年来的好兄弟风光大葬。
他指示王甫、赵累一定要把刘封的葬仪办得轰轰烈烈、盛况空前,决不能让刘封留下的那些死党挑出什么毛病来。
葬礼由花岳道人主持,全套的水陆道场,由关平率领文武官员依次祭奠。
虽然刘封已经被徐晃劈成两片,死相不甚好看,但关平已经让华佗将他的遗体缝合起来,用上好的棺材盛殓,上覆将军军旗,可谓极尽哀荣。
刘封之妻费氏见状也十分感激,她怀抱着刚刚出生的刘封幼子刘林亲自上前答谢关平。
只见费氏一袭白衣,目眶微红,肃穆哀伤之下不失端庄秀丽,恰似梨花带雨,又如出水芙蓉,款款上前深施一礼。
所谓“要想俏,带三分孝”,费氏身披重孝,乌黑的云鬓上还系着一根白布条,楚楚动人更显俏丽,真是我见犹怜。
见费氏前来答礼,关平不敢怠慢慌忙扶起,长叹一声说道:“弟妹快快请起。所谓人死不能复生,弟妹要节哀顺便,切不可悲伤过度,哭坏了身体。”
费氏点了点头,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关平又摸了摸刘林的脑袋瓜子,怜惜地对费氏说道:
“公业贤弟英雄盖世,只留下这一点骨血;我想将林儿收为义子,将平生所学传授于他,将来必能成材,报效国家,也算是对公业贤弟有个交待。不知弟妹意下如何?”
费氏现在主意全无,一切听凭关平做主,这事就定了下来;于是费氏代刘林当堂拜关平为义父,众人无不赞许关平有情有义。
刘林虽然名义上还是刘备义孙,但其父刘封已死,他跟刘备的祖孙关系已经极淡薄,关平收其为义子并无不妥。
刘封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关平的事情可远远没有办完。
现在他收编了刘封、申耽、申仪留下的众多部曲,还抓了万余名曹军俘虏,这些人未必是真心顺服,还有不少是面服心不服的;
除了继续推行府兵制和俸禄田制之外,要想真正地笼络住人心,还要假以时日。
天大地大,吃饭为大。只有发展好经济,让大家都吃饱饭穿暖衣过上好日子,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拥护。
只可惜上庸一带基本都是山区,地瘠民贫经济落后,那时候又没有玉米地瓜马铃薯这些高产作物,要想在这穷山沟刨出金坷垃来,还得多动动脑子。
这时赵累又来叫苦,因为连年争战刘封、孟达早已将上庸地区搜刮干净,如今部曲兵也不再缴纳粮食,他这个总粮台现在已经无米可调,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关平只能先将从刘封、孟达那里没收来的以及从曹军缴获来的军资粮草调拨给他,以解燃眉之急。
“诸位!”
关平召集众将,清了清嗓子说道,
“如今战事虽然告一段落,可大家也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更艰苦的事情还在后面等着我们呢。
上庸地狭民贫,现在又挤了这多么多的兵马,再加上俘虏来的众多曹军也要吃饭穿衣,如之奈何?”
众将听了不禁面面相觑,全都默不作声;众文官谋士也都连连摇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这件事可不好办啊!
想当年关公水淹七军活捉了于禁等三万曹兵,也面临粮食不足的局面,最后还是抢了孙权在湘关的存米才暂时解决了问题。
“嗯?!”
关平见状也颇为无奈,毕竟自己身边也没有刘巴刘子初这样懂经济的砖家叫兽,靠发行大额铜钱通货膨胀就能解决物资不足的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知无不言,言者无罪嘛!先从王司马开始!”
“咳咳!”
关平之暴击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