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神豪赘婿
超小超大

第四章 祖传秘方 (2-1)

“陛下,万万不可!”那徐太医对于桓安的祖传秘方十分不信任。

他从医数十年,见过的偏方又岂止上百,哪能不知道这些所谓偏方中的猫腻,其中乱七八糟的原材料,有一些甚至耻于说出口,怎么可能让皇帝吃呢。

再加上他自己作为太医,让皇帝吃一个不知来历的偏方,没治好也就算了,若是治好了,他作为太医的脸往哪搁?

“徐太医说的没错。”皇帝萧阳的表情有些玩味,“桓安,你如今刚刚脱罪,今日什么都不做,也没有半分不妥,你真要冒着欺君之罪向朕献药?”

“微臣也知乡野偏方难登大雅之堂,本不应提起,只是今日见陛下头痛不堪,实在不忍,这才冒着杀头的罪名向陛下献药。”

“哈!哈!哈!”萧阳开怀大笑,“好一个孝子,不枉朕将元康许配与你。”

他坐回到位置上,眼神扫过黄公公和徐太医,道:“若天下臣子皆能这般体谅朕,莫说是征讨益州,就是平灭北方大陆的东西魏又有何难?”

“老奴为陛下贺!”黄公公向萧阳行大礼。

“老臣为陛下贺。”徐太医也向萧阳行大礼,他自然也不敢驳萧阳的面子,不过作为一名太医的本分他也没有忘,“只是陛下,这偏方的事...”

“不必说了。”萧阳再次打断他的话,又转过头来盯着桓安,道:“如果偏方无效,朕免你欺君之罪。”

“谢陛下。”桓安再次叩首。

见萧阳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徐太医也不好再说什么,他甚至不敢叹口气,毕竟萧阳可没有免他大不敬之罪。

之后的事情,便是徐太医带着桓安去了药房抓药,桓安第一次进药房,对于什么草药能治什么病他心里一点数都没有,而徐太医虽然碍于萧阳的命令不得不带桓安来,但并不代表他会认真配合,看着桓安手忙脚乱的样子他恨不得桓安吃瘪,只要不把皇帝吃出问题,其他的他才不管。

不认识的药材桓安也不敢乱用,所以他只是用了些陈皮、人参、鹿茸等常见药,为了让中药容易入口,他还加了些冰糖、枸杞、大枣,俨然一副炖汤的场景。

徐太医看到这药方更是嗤之以鼻,道:“桓安,你急于在陛下面前表现,我理解,但是医学博大精深,岂是你能知道的?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你可看过?五行相生相克你又懂多少?听老夫一句劝,年轻人要谦逊,莫要让心气冲昏了头。”

他的话极多,看似是对桓安的关心,但是实际上全文的中心思想就一句话——老子比你专业。

“您说的对,桓安谨记。”桓安也没有驳他的话,阿司匹林两刻(30分钟)的功夫就能见效的事情,他此时没必要和徐太医在这里饶舌。

趁徐太医不注意,桓安趁机把阿司匹林和消炎药头孢都加到药锅里,然后又翻找出一个研钵把剩下的药片捣碎,再另取了几个干净袋子把药粉连带之前的准备药材又装了几份以供皇帝萧阳吃够一个疗程。

“好了。”桓安将刚刚煮沸的药汤用纱布滤到一个碗里,交给旁边的小太监。

“哼,不熬煮两个时辰如何能将药材中的药力煎出?黄口小儿,若不是陛下仁厚,你今日必被乱棍打死。”徐太医冷笑着,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中的不屑已经到达了顶峰,仿佛在看一个猴子上蹿下跳一般。

桓安也不恼怒,冲他微微一笑,两人便随太监回到了御书房,一路上徐太医也不说话,只是冷哼,而桓安则是挂着一脸温煦的笑容。

到了御书房,黄公公此时正在为萧阳揉着太阳穴,而萧阳则是闭着眼睛眉头紧皱。

见到二人回来,他还有些惊讶这药煎的真快,平时徐太医为他煎的药怎么也要一两个时辰。

他招了招手,黄公公便取出一根银针试了试汤药,随后冲他点了点头。

黄公公从小太监手里接过药碗,轻轻放在了萧阳面前的桌子上。

萧阳端起药碗先是闻了一下,没有闻到他料想中的苦味,反而是一股清甜的味道传来。

他小尝了一口,一股子冰糖的甜、陈皮的酸冲进他的口腔,让他不由食指大动,随即眉头舒张将这药汤一饮而尽。

稳健的神豪赘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隋唐:开局就做隋三世 连载中
隋唐:开局就做隋三世
继承项羽遗产
[[【飞卢小说网A级签约小说:隋唐:开局就做隋三世】穿越隋末,成为杨广长孙燕王杨倓,得到【继承遗产就变强】系统,开局就继承西楚霸王项羽遗产!“叮!恭喜宿主获得霸王传承!”“叮!恭喜宿主获得四大将!”“叮!恭喜宿主获得顶级谋士范增!”“叮!恭喜宿主获得神兵天龙破城戟!”“叮!恭喜宿主获得八千子弟兵!”...此时,江都已兵变,皇帝杨广被杀。看杨倓先诛宇文化及等乱臣贼子,承大隋皇帝位,自江都出平定天下
10.8万字5个月前
大唐;八岁史官已提笔 连载中
大唐;八岁史官已提笔
大唐天榜
[[【飞卢小说网A级签约小说:大唐;八岁史官已提笔】穿越大唐,成为史官。八岁史官,拨乱长安风云,李世民痛骂大臣。萧锐拿起小本本:“贞观元年,春三月辛丑,陛下与御书房辱骂大臣。”李世民赏赐萧锐,金银。萧锐拿起小本本:“贞观元年,夏五月庚寅,陛下欲以金银收买史官。李世民气的要拿砚台砸萧锐。萧锐拿起小本本;“贞观元年,秋七月庚申,陛下要拿砚台殴打史官,为昏君之举。”…………李世民站在御书房看着萧锐,扶
10.8万字5个月前
汉末之龙起荆襄 连载中
汉末之龙起荆襄
路漫漫求索兮
再世为人,成为了一个婴儿! 面对众多人杰,果断选择苟,广积粮,高筑墙,发展科技,招揽,培养人才! 阴谋手段玩不过,那就换个思路,玩科技!两千年的见识,经历过网络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才是王道!
147.3万字4个月前
地主家的狗腿子 连载中
地主家的狗腿子
三天一小更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 “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 “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 “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 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 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 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
66.9万字4个月前
风起汉中 连载中
风起汉中
金雨潇
一条天下争霸之路,一曲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歌。
134.4万字4个月前
汉颂 连载中
汉颂
镜前门
公元前138年春,河水决,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也正是此时,郎官张骞应募出使西域。 被窦太皇太后掣肘的刘彻郁郁寡欢,进入终南山射猎解闷,自称“平阳侯”,践踏农田,民皆呼骂,如跋扈子。 刘彻嫌不尽兴,又建上林苑,傍南山而西向,周袤三百里,设离宫七十所,苑中饲养百兽,供他秋冬射猎。 七月,闽越攻东瓯,告急于汉,是时刘彻欲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故国家急需人材。 首战告捷,
21.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