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山河
超小超大

第一百三十七章:战力暴涨的义军 (2-1)

……

接受崔洪亮的见面请求,只是行军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因为彻底清扫战场耽搁了一些时间,再加上江州军的伤兵、拖慢了行军速度。

义军的主力整整比江州军那支前军、晚了两日才返回。

但是,这一次引发的震撼、比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和鸿帮主力,带着数量看起来差不多的俘虏回营时,整个流民大军都轰动了。

往日魏国军队的士卒们,哪个不是威风凛凛、鼻孔朝天?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多垂头丧气、伤痕累累的俘虏?

一时间,很多饿得半死不活的流民,纷纷从地上爬起来、瞪大着眼睛看稀奇。

鄱阳城头上的守军更是一片愁云惨淡,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因为短时间内,整个江州已经没有能够威胁义军、鸿帮的力量,所以双方并不急于对鄱阳发起总攻,简单修整了下营盘后,暂且休息半日。

同时,鸿帮和义军首领就葫芦峪大胜、设下了庆功的宴席,各路投奔的匪类、豪强,也都受到了邀请。

场面看似热闹无比,但陈子云和燕复都知道,这场庆功宴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双方的真正目的,是借机确定缴获的兵器具体分配比例。

涉及到足以武装几千人的军备,不管是陈子云还是燕复对此都垂涎三尺。

虽说他们事先谈好了平分,但一番争执下来,陈子云最终还是仗着义军的强势表现、以及他的全盘谋划,拿到了更多的份额。

首先是战马。

天将军对马队的重视,是义军内部所有人都知道的,虽说现在还没招募到足够的合格骑手,但攻下鄱阳后,肯定还能在这座大城中招到一些。

因此,多达近百匹的战马,被他一口气划走了五百匹。

这样一来,义军中光各色马匹就超过了九百之数。

每天单是喂养它们的料草,就是一笔惊人的消耗。

其中,有三百余匹是本地土马,由于没经过训练,速度、个头和耐力也都不行,只能用来做普通的载人或拉车。

剩下的六百匹左右,才是真正的战马。

可就算这样也非常难得了,很多叛乱的势力从起事到被剿灭,都拉不出一支六百人的马队。

战马之后,是兵器盔甲的分配。

在葫芦峪一战中,双方获得了五千二百件各类兵器,外加三千九百副的盔甲。

这些收获,陈子云一共拿走了两千六百件兵器、一千九百五十副盔甲,其中包括三十五副具装铠、一副鳞光铠。

在战马上占了不小的便宜,这些自然要两边平分。

鸿帮的燕复和艾温,几乎是以十为单位在跟陈子云一点点的谈,对此他也没办法。

不过,除了葫芦峪一战,鄱阳城外的阻击,还额外斩杀、俘获了七百余江州军士卒!

鉴于这一战是义军打主力,又是王远指挥的,按理说收获也该独归义军。

只可惜最后借助了鸿帮的力量,燕复借口他的核心帮众死伤数十人,强行要求分一杯羹。

对方毕竟是帮了忙,葛东来也亲自上阵厮杀,众目睽睽之下,陈子云没法矢口否认。

最终只能以让出义军分到的那套鳞光铠、外加五十副盔甲为代价,这才堵住了燕复的嘴。

当然,陈子云还是赚了大头的。

经过打理,鄱阳城下的一战,义军这边起码还能回收五百套能用的盔甲。

兵器就少很多了,江州军跟义军厮杀的太激烈,很多刀剑都已经卷刃、豁口甚至断裂,跟葫芦峪中近乎完好的易手没法比。

最终,只有四百件不到的刀剑还能继续使用,剩下的只能回炉重铸。

两场战斗的收获加起来,陈子云的义军共获得了三千把各类兵器。

其中有长枪七百、战刀一千三百、战剑五百、战弓五百;

以及两千四百副制式盔甲、此内还包括有三十五套具装铠。

塑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从大理寺少卿开始 连载中
大唐从大理寺少卿开始
少卿大人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从大理寺少卿开始】现代私家侦探陆青,穿越大唐,成大理寺少卿!任何疑难案件,查之必破!凡触犯律法者,查之必诛!刑必当罪,狱以无冤!盛唐之律法森明,从大理寺始!帝令:“赐大理寺少卿铁面阎罗之名,铁断无私,大唐之青天也!”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2万字5个月前
我真是大昏君 连载中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天启二年,天刚蒙蒙亮,睡得正香的天启皇帝便被唤醒。一声霸气侧漏的怒吼“滚蛋”,吓得宫女太监俱是面如土色,跪地不起。 能不能让老子睡个好觉?
173.7万字4个月前
邻家太子 连载中
邻家太子
比风还要快
夜色笼罩,细雨靡靡。那个男人站在墓碑前,任凭风雨侵袭身体。 突然,他冷哼一声:父王,我来取你的江山了!
20.7万字4个月前
我家世子天下第一 连载中
我家世子天下第一
柠檬213
京中有传闻,京城第一才子乃诗仙转世,诗词才华造诣堪称天下第一。 江湖又闻,剑冢不出世的武学天才,剑术可堪天下第一。 北州还有闻,北王世子不学无术,北州百姓受其祸害,称其祸害第一。 …… 李辞睁开眼时,发现他竟然成了大昭王朝臭名昭著的北王世子。 同时还有一位妙龄女子提剑扬言要为民除害,命在旦夕。 …… 依旧是一个不那么正经的故事 (轻松观看,切勿较真)
3.1万字4个月前
大明有闲王 连载中
大明有闲王
桃木下
一次见义勇为,让他来到了明末成了福王世子。 人地两生,骤居高位,本想着腐化堕落,混吃等死,逍遥一生;不料乐极生悲,波折频生,竟是他乡遇故知,自此不得歇。 收编阉党,重整吏治,朝堂风云被迫掺上一脚;内平叛匪,外御建奴,军国天下也要跑上一遭。 固本兴农,鼓励工商,弘扬文教,开疆殖民,冲冠一怒,风流韵事…… 本想在史书上留下贤王美誉,难料御史言官口诛笔伐,朝中重臣心生猜忌,竟得了一个爱管闲事的“闲王”
36.2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董卓之婿 连载中
三国之董卓之婿
名武
西凉的辉煌,不会就此终结 化牛为董,铁骑再行。 据关中之地,控三辅之权。 挟天子之威,掌世间权柄。 握文明之塔,创无上之辉煌。
139.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