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拜占庭帝国长年和萨拉森人、突厥人交战,因此在吃了很多次亏之后,终于革新出一种新式战术。他们将部队中最易成为伤害目标的弱者(行李马车,伤病员等)会被放置在编队最中央,然后他们周围会由一圈重装骑士守护,骑士外圈是带盾牌的步兵。这样,在指挥官发布冲锋命令之前,步兵盾牌能有效地保护住骑士的战马。当指挥官发出命令后,步兵的守卫线又能轻松地打开,让战马迅速出击,拜占庭的重装圣骑兵随即冲锋陷阵,用坚硬的盔甲和沉重的狼牙棒敲碎敌人的骨头。撤退时,拜占庭人会故意将死者带到编队的中心,给对方造成一种根本没有伤亡的假象,当阵地稳定后,编队还可以通过旋转前线的部队保持战队力。
第二种战术就是将骑兵弓箭手类的轻骑兵兵种引入到拜占庭的重骑兵战斗部队。
拜占庭重骑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也可以在近距离发起突击的骑兵。
最能体现这种骑兵优势的是553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此次会战的对手是法兰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装备头盔、椴木大盾、长剑、标枪和战斧,其中标枪和战斧都可以用于投掷。法兰克步兵有种战法是当标枪插在敌人盾牌上时,冲上去踩这枪柄把敌人的盾牌拽下来,再把敌人解决。这些法兰克人都是些富于攻击性的老练战士。拜占庭方面,有步兵、下马重骑、重骑兵和轻骑兵组成,指挥是纳尔塞斯。
交战时,骑兵埋伏在两翼,正面为步兵集群,其中后几排为下马重骑。法兰克人首先突破了前几排拜占庭步兵,但随着下马重骑加入战斗,法兰克人的进攻受阻。当法兰克人发现时他们已经被拜占庭重骑兵包围,但这些老练的步兵立即摆出密集防御阵形,准备抵抗拜占庭重骑兵的冲锋。但是拜占庭重骑兵并没有发起冲击,而是用弓箭狂射。本来,如果法兰克人疏散阵形,是可以减少被弓箭杀伤的,可他们害怕自己队伍一旦分散,拜占庭重骑兵就会提起长枪冲锋。结果在这样的犹豫中,法兰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败退。
在眼下克罗斯的骑兵编队里,骑兵和马都有铠甲,只是法尔斯指挥的法兰克骑士主要装备板甲,作战方式是夹枪冲锋,进展武器主要是长剑。而赛洛斯组成的骑兵主要装备链甲,使用的武器是弓箭、钉头锤和轻型骑枪,这种组合就类似铁浮屠和拐子马。
虽然这样的组合没有经过施展检验,但是就操练的情况来看,冲击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步兵方面,有佛雷德里和埃提乌斯联合编组的步兵方阵带着厚重的古罗马三列阵的印记。只不过士兵们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鸢型盾牌和长矛、长剑。另外还有一个不同,就是这只带着厚重古罗马军队印记的步兵,他们的远程武器不是弓箭,而是十字弩。
十字军使用了大量十字弓,当时萨拉森学者记载,说十字军通常会在盔甲下面穿一种密制的袍子,萨拉森士兵的弓箭就算射穿了十字军的锁链甲也不会对十字军造成致命伤害。所以经常见到身中几箭的十字军还能继续战斗的情况。相反,十字军的十字弓威力更大,萨拉森人要挨上一箭,基本立刻丧失战斗力。
克罗斯的弓弩手眼下使用的弩都是最普通的十字弓,也就是Crossbow,磅数比较低,发射的速度比较高,但是对应的是威力比较低。于是,克罗斯花了近70万信用币,为所有的弓弩手换装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但是发射速度降低不少的劲弩Arbalest。这种劲弩威力惊人,近距离可以射穿法尔斯穿的板甲。为了给这种劲弩上弦,专门还配备了一个棘轮上弦器。
5天之后,塞西罗他们一伙工匠制造出了一台蝎子弩,他们把弩安装在一辆马车上,拉到克罗斯面前来复命。
阿拉贡铁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