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
超小超大

第632章 内奸是否 (2-2)

那般古怪的狐疑感又不断上涌,他着实觉得就算顾宜人身赋异秉,也的确比寻常妇人见识更远,但周王殿下对待顾宜人实在太过平易近人了。

关于问询之事春归倒也懒得和周王进行无谓的谦让,就真直抒己见:“方栋梁的确具备毒害元同知的动因及条件,但他至多也就是个帮凶而已,我有一个疑问,元同知生前,可有倾向辅佐哪位皇子获储?”

“并无,元某根本不愿牵涉储位党争。”

“那元同知为何反对外子拟谏的税制改革?”春归又问。

“并非元某针对赵副使,更加不曾有与周王为敌的念头,不过元某既然身为朝廷命官,对朝廷推行的政令心存异议,也应当直抒己见。

赵副使谏言的其实是恢复旧制,杜绝官衙乱派粮长,但元某看来,朝廷根本不可能杜绝贪墨受贿,所以赵副使提拟的政令根本无法有效推行,要想解决根本症结,朝廷必须痛下决心,不再委派民众担任粮长,赋税由朝廷承担运交。”

这就是说元亥并不是为了私欲否定政令,他只是认同更加激进的方式。

但现在再和元亥争论政令是益是害已经再无必要了,春归又问:“除钱柏坡及方栋梁之外,元同知可还怀疑另外的人?”

元亥显然的犹豫了一下,才如下定了决心:“还有一位。”

“是谁?”

“是南京现任礼部尚书,一直被我视同师长的人。”

当春归复述元亥这话后,周王的眉心重重一跳:“孟治孟良平?”

他和春归终于四目相会,两人的神色顿添凝重。

孟治与童政一样,皆为赵太师的门生故旧,同样也是周王往徽地私访的知情人,可以说原本就存在暗通临淄王党出卖周王的嫌疑,而元亥命案,孟治竟然也被卷挟其中,嫌疑岂非加重一分?而从周王的心情出发,他其实更加不乐见轩翥堂一方的阵营出了奸细,他宁肯相信内奸是窦章。

因为轩翥堂赵门是已经明示投效他的同盟,相较而言,许阁老及窦章,毕竟还是中立无非几分偏向侧重而已。

中立方的阵营因为利害或是其余原因出现动荡,后果没有深得信重的阵营内部发生离叛这样严重,所以周王不由得心怀侥幸。

“也许这正是袁箕的诡计,他也可能是故意栽赃孟尚书,但真正目的却是谤害孟尚书乃我与迳勿指使。”周王提出一个可能:“若真是这样,咱们就得安排人手好生防护孟尚书安全了,否则又会被袁箕造成死无对证。”

“这可能极其低微。”春归却很冷静,不像周王一般心怀侥幸:“除非,袁箕知道我能与亡灵沟通的事。”

“袁箕就算不知顾宜人身赋异秉,但顾宜人别忘了莫问小道,通过接二连三的事件,说不定袁箕确信莫问当真能够利用法术询问亡灵呢?”

“若真是这样,元同知又怎会察觉孟治有疑?袁箕若真是这样的打算,不是应当令裴琢在庭审时揭示罪证,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么?”春归道。

周王蹙眉良久不语。

一边的元亥着实有些难忍了:“顾宜人难道不该追问元某,为何怀疑孟治为凶手么?”

首辅家的长孙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汉乐府之十五从军征 连载中
汉乐府之十五从军征
荷花家
古人的智慧真的令我很佩服,,我想他的一生一定不是只有悲凉,肯定也会有一些小确幸。(新手上路,不喜勿喷!)
13.0万字5个月前
大唐:吾乃反王 连载中
大唐:吾乃反王
瀚海昊辰
[[【A级签约作品:大唐:吾乃反王】龙之逆鳞,触之则死!我李恪的崛起,便是你们一生的噩梦。造反?反就反了。在绝对实力的面前,一切都是虚无的存在。“我便是这天,我便是这地。”天地之下,唯我独尊。初来大唐世界,时代的变革,诸朝并存,时空紊乱。帝王养成谋逆系统,将会成为李恪称霸世界的强有力辅助。“朕亲率十万铁骑,横扫天下,一统世界。”“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1.1万字5个月前
季汉彰武 连载中
季汉彰武
陈瑞聪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乱世、哀民、乞活、尸骨,转生为汉末颍川陈氏子弟的陈冲,看着九州满目疮痍,他决心改变这个世界。 在和刘备一路走来的数十年里,他经历了失望、背叛乃至决裂,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走完这条路。 遍地哀鸿满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213.3万字4个月前
东汉末年生存记 连载中
东汉末年生存记
山村老曲
汉末生存不容易,各方争霸把民弃。阶级把控难翻身,升斗小民又奈何?
87.0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白马关郎 连载中
三国之白马关郎
壮士铁马
穿越成了关羽的庶子关索,居然还真有这号人物! 只是此刻吕蒙刚刚袭取了荆州,关羽还在樊城和徐晃拼杀,而关索正在鲍家庄躲避吴兵的追捕。 眼看关羽将要一步步败走麦城,这老爹到底救不救?怎么救? 丢了荆州的蜀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注定第一个灭亡?那我穿越到此为了什么? 凭我关索手中长刀,腰间宝弓,胯下白马,定要将这三国乱世闹他个天翻地覆,让自己名扬天下! PS:本文以《三国志》为主,《三国演义》为辅,并穿
89.1万字4个月前
汉旗不落 连载中
汉旗不落
任国成
刘琦:张师傅,后母不容于我,快救命啊! 刘备:张淼小儿,老是挖我墙角,我必不与你罢休! 曹操:孤欲举大兵八十万南下荆襄,刘表父子、刘备皆不足为虑,唯有张三江,是孤之大敌。 献帝:能从曹贼手中救孤者,唯有张淼。 建安五年,穿越者张淼为了救全村族人,带着几百根蜡烛来到了襄阳,从此开始了在汉末纵横捭阖的牛笔生涯......
29.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