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官衙门出来,兰庭和陶啸深还得同行一程路,陶啸深这才问他:“今日迳勿追问蒙达敬因谁所荐攀附宋国公,应当另有用意吧?”
“我对吕鉴的落网以及招供,的确心存疑问。”兰庭也没想隐瞒陶啸深:“相信陶镇抚也留意到,若非樊家命案闹发,吕鉴极有可能成为漏网之鱼。”
“冯莨琦遇刺后,我与高厂公奉圣令察实此案,最先察出的是朝天宫西坊罗生里的据点,顺籐摸瓜才追察到桑家大宅,吕鉴所在的黄华坊据点是因他灭口樊大后与桑株洲联络才暴露,也可以说如无樊家命案,就算桑株洲招供,吕鉴等人也有足够的时间撤离。”
“我怀疑吕鉴是有意暴露。”
“他今日的供诉,关键是要把太孙血统成疑,且主谋蓄养死士并仿朝廷建制的罪行揭露。”陶啸深也道:“看来就连冯莨琦遇刺一案也不简单,是有人想要动摇太孙储位。”
镇抚使紧紧蹙起眉头,他对察案断狱经验丰厚,不过对于朝堂之上局势判断就很有些踌躇不定,否则早些年也不会险些被一场权争卷涉,要不是兰庭替他出谋划策,很可能稀里糊涂就被牵连,难免夺职获罪的劫厄,又哪里能够因祸得福,不仅未被株连反而更进一步,赢获弘复帝的信任一跃而为镇抚使。
这才是陶啸深真正被兰庭折服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因他感念赵太师的知遇之恩,所以才对其长孙也心悦诚服。
现如今关于宋国公府的系列罪案,越往深察越多蹊跷,受牵者非但太孙而已,还不定扯出哪个亲王皇子,多少皇亲国戚,局势如此复杂,陶啸深很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如东厂督主高得宜能够揣摩上意,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他人的陷井,他很需要兰庭的指点。
“皇上想要清察宋国公罪行,是已然醒悟太孙受高氏一门影响极大,若再纵容,宋国公必成权奸把控朝政祸国殃民,所以关于太子妃及宋国公的诸多罪行,庭以为陶镇使不用诸多顾忌,皆可如实上禀。
但关于吕鉴揭露,太孙竟为太子妃通奸异母兄长桑株洲所生,委实荒谬不能轻信,陶公职能有异施公,故而庭以为,陶公或可向皇上陈诉见
解。”兰庭也的确直言自己的建议。
“迳勿认为吕鉴这一段供诉为毁谤?”
“至多只有高琼和桑氏有私一段属实。”兰庭道:“桑氏于内廷无宠受孕,必定与人通奸,而当年能够出入内廷而无忌惮的外臣,也只有玉阳真人,他和桑氏有了私情,所以设法救桑氏不死,且将桑氏神不知鬼不觉的偷渡出宫,也只有玉阳真人能够办到,他为了让宋国公私藏桑氏以便他能时常暗会,必须编撰一套玄说奇谈,没想到却激发宋国公野心,真以为若能与桑氏生子即得天命篡国称帝,宋国公为了独霸桑氏,谋害玉阳真人,且对桑株洲寄予厚望,但陶公试想,宋国公若当真相信了玉阳真人那套邪说,何至于多此一举再让太子妃与桑株洲违背人伦通奸?”
陶啸深微微颔首。
“恐怕关于桑氏母子一事,太子妃都被宋国公瞒在鼓里,依庭看来,宋国公意图篡国,窃取天下,将太子妃视为棋子利用,当然会隐瞒他的真实意图,否则太子妃若知宋国公竟然是想辅立桑株洲,哪还有她的立足之地?如今世道,女子失节为天下所鄙,就算太孙乃桑株洲血脉,可天下人谁不知太子妃为秦姓皇族之妇?且还不论兄妹乱/伦何等耻劣,桑株洲一旦登位,太子妃高氏只有一条死路,根本无望母仪天下,故而庭以为,太子妃应当不知宋国公真正意图,太孙殿下也确为故太子遗孤,种种都是宋国公听信邪说丧心病狂才致痴心妄想而已。”
陶啸深这回算是听明白了:“迳勿是建议我莫把宋国公府案件牵连太广?”
“陶公职属锦衣卫部,唯天子之令是从,心中当明白,皇上不仅只是太孙殿下一人祖父,齐王、秦王及诸位皇子,皆为皇上骨肉,皇上倘若下定决心剜除病灶,陶公自然可为君主分忧,否则……切勿冒离间天家骨肉之不韪。”
首辅家的长孙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