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刘玘叫刘备,一同去看太学外面的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首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今已有两年多,当然尚未完成,估计还得好几年。
这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
之所以要刻石经,有其时代背景。汉代立五经于学官,置十四博士。
不过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也就是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各家经文皆凭所见。
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这样就可以作弊通过考试。
蔡邕现在正担任议郎,由他带着几个人上奏皇帝,请求统一五经,再加上论语,皇帝同意了。
当然只有刻在石头上才没人可以删改,这就成了石经。
到霖方一看,只见太学门口矗立着十几块一丈高、四尺宽的巨大石碑,旁边还停着数百辆牛车、马车,无数人在石碑下面抄写。
因为在这里抄的“一手货”才靠得住,如果从人家那里借抄本,万一出现衍文、脱文、倒文、错简、误文、形讹、坏字,那可就完了。
现在正是竹简和纸张交替使用时期,出现“错简”的可能性尤其大。
错简,就是竹简的顺序错了。
刘玘知道,就是唐宋时期的论语,也有好多处严重的“错简”,导致意思不连贯,后人陆续考证出。
“阿弟,你要不要也来抄一份?费用由我出!”刘玘道。
“当然需要,多谢阿兄!”刘备一脸感激。
刘玘这位兄长,真是把自己当亲弟弟啊!
“我二人好好看一看,想一想明日去见蔡先生该怎么!”刘玘又道。
“诺!”刘备点点头。
却二人在这里转了片刻,忽然李宣骑着马走了过来,笑着对刘备道:
“玄德,你入太学一事,太常卿已同意,你随时可以去办!”
刘备一听,大喜,对刘玘和李宣拱拱手:“多谢二位兄长相助,如此大恩只有来世再报!”
“阿弟无需多礼,谁叫你我是兄弟呢!”刘玘拍拍他的肩膀。
刘备望着面前宏伟的太学,终于露出笑容,他知道这是自己人生新的起点。
一旁的刘玘也是满腹心思:把刘备弄进了太学,今后的历史该怎么发展?
晚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