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前辈提携!”刘玘道。
“嗯!你是宗室子弟,听很有魄力,今后为吏可一定要洁身自好,切不可与殉同流合污。
当然,有些阉人非常恶毒,特别是那张让,你和你妻舅这次又得罪了他,一切都要当心。
对了,主上已下旨,你妻舅无旨就抓捕两千石,不遵朝廷法令,已革职,让其回原籍反省,真是可惜了!”乔玄一边一边摇头叹息。
“前辈放心,晚辈若是有机会,一定要铲除这些恶阉!”
“嗯……我当然相信你!不过……不过我怕是看不到那一了……对了,你从东平来,侍御史刘陶与奉车都尉乐松、议郎袁贡连名上疏言,巨鹿张角伪托大道,妖惑民,将来恐怕会犯上作乱,你以为如何?”乔玄把一道奏折递给他。
刘玘接过一看,是三人要求抓捕张角一党。
嗯?看来还是有不少人有先见之明,知道张角可能并非传道如此简单,有图谋不轨之心。
突然一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这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
自己现在也跟着上一道折,尽管皇帝很可能会置之不理,不过到时黄巾起义一旦爆发,自己就有先见之明,或许直接封侯!
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好像这刘陶等人就因为此事而封侯,自己可不能白白浪费这大好机会。
袁绍?曹操?他们封侯肯定还差得远呢!
“嗯,晚辈觉得三卿言之有理,那张氏三兄弟的确是妖言惑众,一旦遇到灾,恐怕就会起来闹事,国无宁日!因此,晚辈也想上一折,请求陛下抓捕张角兄弟!”
“既然此事为真,我也当禀明主上,请求庭议,必须得认真处理此事……!”
二人又聊了片刻,刘玘看看无事就告辞而出。
回到门亭,他起草了一道奏折:“……圣王以下耳目为视听,故能无不闻见。今河北张角支党不可胜计,或百万众。
……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觇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
然后把李宣、荀攸、梁鹄三人找来,想让四人以学生的名义联名上一道奏折,请求抓捕张角等人。
李宣已经在尚书台登记,很快就会为郎中,不过现在依然是太学生的身份。
“诸位,如此好处有二:其一,如果主上同意,将可以避免将来发生大的灾祸,以免让下老百姓遭殃
其二,如果主上不同意立即抓捕张角兄弟,万一将来下大乱,我等绝对是大功臣,对于公于私都有好处!”刘玘明了原因。
李宣一听,不由得眼睛一亮,知道这绝对是不不可多得的机会,立刻表态:“好,我马上签字画押!”
荀攸一听,非常惊讶,心想,刘玘考虑的可真是长远,他早就给自己透露过下大乱之事,只是具体的时间未能明,也许他也不知道。
如今按照刘玘今日所言,莫非那下大乱就是这个张角兄弟引起?
嗯,此事对自己并无任何损失,如此事果真发生,自己至少要少养名十年,因此完全可以为之!
“好,我也签字!”荀攸点点头。
梁鹄沉思半晌,表示这虽然的确是个好机会,不过自己来自凉州,对张角等饶行为几乎一无所知,在这奏折上亲自签字不合适。
刘玘一听,心想,虽然你的话有几分道理,你的确是来自凉州,不过如今就是雒阳,甚至西京长安,也有张角手下的人在活动,你在上面签字画押也无可厚非。
算了!
一个大好的立功机会摆在面前你不懂得珍惜,将来可别后悔!
“嗯,孟皇之言也有道理,你不愿连署也就罢了,我三人亦可!”
于是,刘玘与李宣、荀攸二人一起仔细把这奏折又反复斟酌,最后由刘玘定稿,让李宣递到尚书台。
李宣刚准备出门,碰见了徐岳,刘玘把此事和他一,他立刻满脸惊喜的答应:“多谢刘郎提醒,在下马上联署!”
……
次日正好休沐,他又来拜访太仆袁隗。
晚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