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这两种作物具有极高的产量,只要二、三十亩地的产出就足以养活一家十口人。”
宁雅柏一听,一下子站了起来,脸露出了十分震惊的表情。
“真有这么高的产量?”他的声音甚至因为太过震惊而提高了好几度。
“确实如此。这两种作物不仅人能吃,牲口也能吃,在荒年更是极好的救命粮。
只不过这两种作物的原产地都在遥远的海外,因此只能通过洋人来获得,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只要洋人有种子,我们就可以买下来。
不,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拿到手,不管用什么方法。
只要有了这两种作物,以后西北就再也不缺粮了,农民也不至于终日捱饥抵饿了。
太好了,太好了!”宁雅柏激动着一边说一边握紧了拳头,整张脸也变得一片赤红,甚至比当初听说晒盐法的时候还要激动。
不怪他这么激动,因为宁雅柏并非一个不懂农事、五谷不分的贵公子。
相反,为了让他和宁雅枫对西北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宁志远不仅亲自带着两个儿子战场,而且还让他们亲眼看看当地农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在亲眼见过当地农民的生活后,宁雅柏和宁雅枫两兄弟这才知道西北农民是多少的不容易。
他们往往在京城大酒楼里的一顿饭,可能就吃掉了一家五口的西北农户整整一年的收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江南亩产能达到二石,用种子二斗,种一收十。
如果按成年人每天二升口粮算,至少要三亩半才够吃,十口之家,则要三十五亩。
这还是江南最好的田地,种得是水稻,才有这样的收成。
如果换作西北这样贫瘠的土地,亩产能有一半就不错了,一般仅有三分之一的收成。差别就是如此的巨大。
因此在西北,想要养活一家十口人,没有百亩田根本做不到。
在江南一户人家要是拥有百亩地可以算得是一个小地主了,但在西北却仅能维持温饱而已。
就连维持温饱这个最低要求的前提也必须是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如果当年天气不好,收成还会一减再减。
有时收成不好的时候,农民只能靠糠饭过活,而且每天也只能吃一顿糠饭。
那副凄惨的景象是宁雅柏和宁雅枫两兄弟在没有亲眼目睹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光景。
由于见得太多这样的光景,出身于镇国公府原本应该锦衣玉食的兄弟俩却从来不敢浪费一颗粮食,更不要说像其他世家大族的败家子那样,做出一掷千金只为博某位青楼花魁一笑的智障行为。
甚至许多京城世家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堂堂镇国公府在衣食和生活会如此简朴,完全不像钟鼎世家该有的样子。
要说为了名声而演戏的话,也不至于一演就是几十年,实在让人费解。
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在亲眼目睹西北那么多农民所过的日子后,世代扎根西北的宁家子弟哪里还忍心过那种奢靡浪费的生活。
正因为对西北的产粮情况知之甚清,所以宁雅柏才会如此激动。
假如这种事是其他人对他说的,他肯定会持怀疑的态度,除非亲眼所见。
但妹夫池非用一个又一个闻所未闻、却确实有效的办法帮宁家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而且无一失手,因此宁家至当家人宁志远,下至他们兄弟俩,都对池非所说的话深信不疑。
既然他说有,那世间就一定存在这样的作物。
见大舅兄同意了他的提议,池非这才从带过来的包袱里拿出一大叠印好的图画。
这些图画正是他先用素描法画出红薯和玉米的原图,然后再请擅长雕版的工匠依照原图进行雕版,最后统一印制出来的成品,足足印了千份之多。
池非把其中一份图拿给宁雅柏看,“大哥,这图所画的就是红薯和玉米,我们可以派人拿着这些图去问洋人有没有见过这两种东西。
如果洋人有带来种子最好,我们当场就可以买下来。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可以出重金请洋人跨海带过来。”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