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件麻烦事,一件丢给李继隆,一件丢给唐月轻。可还有两件。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沉默良久,抬头看着晋王。他的亲弟弟。
“传旨,将武功郡王调回来,接替晋王的京兆尹。”
晋王抬头,唐月轻抬头,赵普抬头,所有人都抬头,看着赵匡胤。
“加封晋王为河北行营总管,领天雄军节度使,降任德义为副总管。调禁军两营四万,京师厢军三万,北御辽国。”
晋王低头拱手道:“臣弟遵旨。”
对于这个弟弟,赵匡胤的内心很复杂。他一直防着。因为这个弟弟给他的感觉很奇怪,有一种握不住的感觉。控制不住的人,自己当然不喜欢。哪怕他是自己的亲弟弟,哪怕他当初鞍前马后的为自己夺得天下。
可如今,面临无人可用,无兵可调的局势,只有派晋王,才能调动他的旧部,才能短时间内真正有效的支援河北。
静默无声,晋王接旨谢恩。
下了朝后,唐月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查今天和他做对的官员的背景,家庭住址。无他,心狭尔。
“老翟,他娘的把这几个狗东西给我拉进登临意的黑名单里,还有他们的家人也统统拉黑。”
唐月轻很生气,因为他想不通,为什么这些人不作为,却当着高官。占着茅坑不拉屎就算了,还他娘的不许别人做事。这是他不能理解的。救灾,救流民,无论对谁都没有坏处,也没有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为什么就是不肯,不愿呢?
唐月轻是个心善的人,却也是个干脆的人。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先救灾吧。他最先要解决的,是京城三五成群,躲在别家屋檐下的难民。
这些难民遭受苦难,本就心里绝望,汴梁有很多鼻孔朝天的势利眼嫌弃他们脏,乱,危险,各种驱赶和抵制。连屋檐下躲雨都不允许,一来二去,矛盾便爆发了,到处是捕快和衙役在抓人,大牢都塞满了,依旧有人报官,有人惹事生非。
唐月轻先和晋王商量,将抓进牢中的难民安排到唐家在城外的庄子,派人看管,发饼和馍给难民,让他们口口相传,在城外唐家庄子有肉汤喝。
无数难民为了活命,费力的拖家带口,背老携幼,往城外走去,汴梁的治安问题才好了一些。
唐月轻杀了七千多头羊,暂时停了羊毛衫的生意,全力救灾。将羊杀掉后,羊毛做成羊毛衫给难民御寒,中书门下遵照赵普的命令,将新增的十五万贯送到唐家府库。
唐月轻安置好这些难民,在他们嚼着大饼,喝着羊汤的时候,站在自家庄子里的牌坊上,看着街道,麦场上由近到远望不到边的难民,大声喊道:“乡亲们!乡亲们!我叫唐月轻,奉陛下之命给你们送来饼,送来肉!等你们吃饱了,喝足了,我将带领你们回去,将黄河决堤的地方治理好。将乡亲们的家园重新建立起来。乡亲们!现在,愿意跟随我回去重建家园的,一个人一天十个铜钱,我知道这点钱很少,但是,管吃!”
地面上的人纷纷停止了吃喝,他们都愣愣的看着牌坊上的唐月轻。
唐月轻咽了口唾沫,嗓子有些沙哑:“我知道你们一路上历经磨难,几经生死才逃出一条生路,现在回去,很多人心里害怕,不愿意,可是,你们想想,你们的家业在那里,你们的根在那里!在这京城,你们没有生计,没有家业,怎么活?给别人做一辈子长工吗?我向你们承诺,现在回去的,免三年赋税!跟随我治理水患的,免五年徭役!”
一个汉子壮着胆子喊道:“你说的头头是道,我们咋知道你是不是骗我们回去,然后丢下我们饿死在路上?”
唐月轻看着这汉子问道:“你是哪里人氏?”
“滑州。”
汉子好像有些后悔做出头鸟,声音小了下去。
唐月轻指着这汉子说道:“你若是不信,可敢带路么,我亲自跟着你去滑州!”
酒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