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
超小超大

第二百八十章 我曾跟皇帝一起抓蝗虫? (3-2)

其二,据杨少峰所言,他到莒州之时,前莒州知州陈后兴正与同知周义、判官万忠杰等人饮宴,没有对莒州灾情做出任何的处置,更没有上报朝廷,这一点在审问周义等人之时也得到了证实。

其三,臣查阅了有关司祭酒一事的所有卷宗,发现司祭酒与杨少峰素不相识,若是单凭司祭酒生前所留文章便强行牵扯司祭酒之事与杨少峰有关,只怕有失偏颇。”

汤宗也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特意派人请了司祭酒之子过堂问话,事情确实如刘左都御史所言,司祭酒与杨少峰两人素不相识,更无过节。

而根据当日伺候司祭酒的小吏所言,司祭酒是看过了大明月报之后才吐血而亡,司祭酒之死,只怕另有其因,望陛下明断。”

朱老四嗯了一声,却又望着刑部尚书金纯道:“依金爱卿之见,如何?”

金纯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

金纯的话音未落,宫外却是远远传来了沉闷的鼓声,将金纯刚刚想要说的话全给噎了回去,殿中群臣也是脸色大变。

宫外的鼓声能够传到宫内大殿,唯一的可能就是登闻鼓被人敲响了——

跟建奴规定“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这种普通百姓只能仰望的规则不同,大明自立国之初起,朱重八就允许百姓敲登闻鼓鸣冤,而登闻鼓一旦被敲响,皇帝就必须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当然,朱重八当皇帝的早些年间,登闻鼓还时不时的有人敲,后来朱老四靖难登基,登闻鼓基本上就没人敲了,待到朱老四迁都顺天府之后,登闻鼓更是从来都没有响过!

如今登闻鼓忽然被人敲响,朱老四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扭头对无心吩咐道:“去看看怎么回事儿,好好的怎么会有人敲了登闻鼓?若是有百姓喊冤,便将人带进宫来。”

无心应了,匆匆忙忙的向着宫外跑去,朱老四却又将目光投向了金纯:“金爱卿继续说。”

金纯再一次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杨少峰擅自前往莒州,既是为了替陛下分忧,也是为了治理疫情,大孝的同时又顾全了大义,实属难得。

至于司祭酒之事,依小吏与祭酒之证言,可知司祭酒多半是气恼门生陈后兴贪腐害民,以致得落得尸首两处的下场,气急之下怒气上涌,急火攻心,故而吐血而亡,实与杨少峰无关。”

尽管刘观,汤宗,金纯这三大主审都先后替杨少峰做了说明,朱老四却依旧不打算这么轻易揭过:“那司爱卿临终之前怒骂杨少峰无耻小儿,却又该如何解释?”

金纯还没有开口说话,礼部尚书吕震却站了出来,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朱老四嗯了一声道:“爱卿尽管说来。”

吕震躬身道:“启奏陛下,臣要弹劾杨少峰无礼之罪。

昔报社初立,杨少峰便定下了规矩,若欲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每须向报社支付版面费,每一千字便是五文钱。

杨少峰于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多有惊世骇俗之言,司祭酒纵然有心辩驳,可是苦于家中无有余财,又尚欠银行五万余贯贷款,故而文章不得发表,司祭酒心中也是积了一股愤气。

故而依臣之推断,司祭酒之事,与此事也脱不开干系,故而,臣要弹劾杨少峰失礼之责,同时请陛下更改报社之制。”

朱老四沉声道:“准。杨少峰虑事不全,着罚俸三年。报社自此后不许再收版面费,若有人投稿,一经采用,便须向投稿人支付每千字十文钱的润笔费,由内帑支出。”

话音刚落,还未等群臣大呼陛下圣明,出去半天的无心便小跑着回到了殿中,到了御阶之前躬身道:“启奏陛下,皇城外有山东百姓敲响了登闻鼓,称有泼天一般的冤情要面陈陛下,人已在殿外等候!”

朱老四的脸上不见喜怒,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吩咐道:“宣!”

无心再一次向朱老四躬身行礼,然后倒退着走到大殿门口,转身道:“陛下有旨,宣~”

四个低着头的百姓随着无心进了大殿,拜倒在地之后喊道:“草民拜见陛下!”

大明优秀青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启复汉 连载中
启复汉
勇起笔
人狠话不多的刘启,穿越到架空历史的赵(宋)朝,借助金手指,在兵荒马乱的北赵末乱世,挣扎求存,建功立业。 书友群:696261568
128.3万字4个月前
袁阀 连载中
袁阀
左子洵
莫名其妙成了袁基的儿子…… 袁绍袁术都知道,可袁基是谁? “老子让你不学好,半夜去扒蔡昭姬的闺房!” “你学得好,堂堂袁家嫡子才是个太仆,弼马翁!看看人家袁本初,再看看袁公路!也不知道你怎么当爹的?拼爹啊!我要拼爹啊!” “你还敢顶嘴?” 于是袁珣再次被袁基毒打了。 “孙儿啊……你有啥理想没?”叔祖袁隗如是问道。 “做个逍遥贵族,混吃等死……” “挺难的。” 袁珣笑了,揉了揉被便宜老子打得青紫的
62.7万字4个月前
周宋 连载中
周宋
一了伯和尚一
十国纷争世,九州尽豪雄。 五代十国末年。 神州板荡,狼烟四起,田地荒芜,荆榛蔽野,民生苦不堪言。 汴京城的郭荣,才登九五,就争朝夕,要用诸般颜色作将来。 草原上的萧绰,薅羊毛,拾牛粪,直腰之际,双眸中尽显峥嵘。 这是名臣武将云集的时代: 有才比诸葛亮,策胜隆中对的王朴。 有史上最牛岳父符彦卿。有号“无敌”的金刀杨业。 有策马纵横的北地双大王耶律休哥、耶律斜轸。 有向训、曹彬、潘美、王全斌、王景、
172.6万字4个月前
龙虎大宋 连载中
龙虎大宋
千古力
北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榜,被誉为中国科举千年第一龙虎榜。 杜若穿越前只是个搞音乐的,让他开创大宋华语乐坛,给人作曲写歌什么的,易如反掌; 可要他参加科举,在欧阳修老爷子的监考下,和苏轼、苏辙、曾巩、吕惠卿、章惇、张载、程颢……这群大牛同科竞技,硬挤进这千年第一龙虎榜,就太难为他了。 但他不能不参加,因为未来老丈人苏洵说了:考不中进士,就休想娶苏小妹!
19.1万字4个月前
惊朝 连载中
惊朝
大崧
历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在乱世和治世的十字路口,那些推动时局这个大车轮转动的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心中的方向。 周启带着现代图书馆的全部记忆穿越成为大平国的二皇子,他发现,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大平朝,皇帝身体孱弱,准备立太子,交托江山。此时北方有草原蛮族虎视眈眈,西域大国谋划已久,东海的海盗猖獗,渔民怨声载道。 这时候,还没有开辟出丝绸之路。这时候,文学艺术并不繁荣。这时候,经济脆弱,百姓
19.8万字4个月前
三国争鼎 连载中
三国争鼎
眼见为食
初平二年,曹操寄身袁绍,刘备依附公孙瓒,孙氏兄弟托庇袁术,豪杰未起而大乱已现。 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及汉章帝白虎观奏议的打击而苟延残喘的诸子学派看到了最后一线希望,或领袖逐鹿,或择主从龙,诸子之光在神州大地上迸发出最后的灿烂。 故事,从十万黄巾围北海开始。
15.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