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撼的是:鼎身的幅山水画是真实存在的。一开始吾以为只是铸鼎画师的创造,直到无意间在现实中发现真实地貌。以九龙入海这幅图为例。当年吾追随先帝的船队横穿长江三峡时,当船队开到瞿塘峡时,天降瓢泼大雨,瞿塘峡四周的山壁形成九条瀑布,如九条白龙入海,与鼎侧山水画一模一样。当我在船甲板时,眼观瞿塘峡之险峻,鼎身图案如电击般直灌入吾脑海,灵魂刹那出窍,整个人似乎飘入半空,俯视整个江面和山峰,全身仿佛拥有天神般的力量。一炷香的时间,灵魂方回体内。回舱后,这股力量仿佛继续主宰着吾,吾不由自主手握笔杆,绘出九龙入海阵图。
此刻吾才恍然大悟。原来鼎身这幅山水画蕴含着巨大的奥秘。从鼎身坎卦符号看,雍鼎代表水的力量。但只有亲眼看见鼎身山水画的实际地形,才会真正明白鼎身图案的意义,如能掌握将鼎图与地貌结合的方法,或许能掌握运用天地之间水的巨大力量的奥秘,一窥“上善若水”之天道。
吾常年研修兵书阵法,在瞿塘峡与雍鼎天人合一之际,感悟出行军用兵阵图。吾大胆猜想,武者或许能从中窥探出武学天道,弈棋国手或许能悟出无穷妙手,书法大家或许能有行云流水之妙笔……总而言之,鼎图奥秘无穷,留待智者领悟。
随后的岁月里,机缘巧合,吾又见到鼎身的另外几幅图的真貌,它们分别是剑阁天险、壶口瀑布…..
根据鼎图和现场感悟,吾又创出另外几种阵型,分别是卦阵、长蛇阵……接下来征战的年月里,吾以上述阵型指挥军队,一旦列阵,军队就会产生超强的气势和战力,帮我蜀军赢得一场又一场战役:
建安二十四年,吾将九龙入海阵图及其驾驭心法传与汉寿亭侯,云长将军绝伦逸群,挑灯夜读,领悟奥妙。月,大霖雨十余日,潦水日盛。云长将军因掘江堤以灌曹军。汉水暴溢,樊城下平地水五六丈,于禁等七军皆没。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云长将军乘大船就攻于禁等,于禁遂降。庞德亦避水上堤。云长将军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云长将军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关将军遂禽庞德。
建兴三年,吾军过泸水,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乃夷汉首领,为当地人所信服,吾欲生擒迫其归顺。吾以卦阵将其俘获,使其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孟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定易胜耳!”吾笑,将其放归,使其再战。随后诸战,吾军将九龙入海阵、长蛇阵一一使来,七纵七擒。孟获彻底信服,不肯离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孟获遂率领部众至滇池,与吾军盟誓。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
上述鼎图之所以神妙无比,皆因包含天神之巨力,天地之奥秘。
马谡等人虽熟读兵书,熟悉吾的阵图,但在实战中却始终无法让军队展示出阵图的全部威力。吾思来想去,恐怕在于马谡等人没有见过瞿塘峡九龙入海等景观的真实地貌。也许只有感受到鼎图和真实地貌结合之神妙,亲身体验过大自然气势的人,才会真正领悟此阵型,将鼎图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
可惜的是,吾终其一生,未能找到雍鼎上其他几种地貌。
更遗憾的是,我大汉举国之力,也只找到了九鼎中的一鼎。校事司此前密报,代表离卦的青铜鼎落入东吴之手,以东吴人才之俊逸,迟早也会发现该鼎的秘密。
吾好奇的是,剩下鼎,鼎身上刻的是何种图案?找到鼎图,就等于找到天地力量之源。若能洞悉这种力量。凡人也能拥有天神之巨力,军队也能加持天地之伟力。
吾猜想,当年大禹能够治水,恐怕就在于获悉这九鼎中秘密,驾驭这种力量。此后,九鼎的秘密不知为何渐渐失传。后世历代帝王虽将九鼎放置于朝堂大殿之上,但后人只知九鼎为象征帝王权力的传国之宝,却不知九鼎深藏的巨大秘密。
夏商周三代王室,居宝山之中而错失宝藏。倘若当年能研究透彻,又怎可能失去大好江山……呜呼,悲哉,天意如此,奈何如哉!
蜀山悬剑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