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安当年看过《药典,熟地黄160g,山茱萸0g,牡丹皮60g,山药0g,茯苓60g,泽泻60g。
以上六味,碾成细粉,混匀。
加炼蜜混匀,制成水蜜丸。
唯一繁琐的,就是熟地黄。
中药炮制是一门学问。
刚采摘的地黄,叫鲜地黄。晒干的地黄,那叫生地黄。而六味地黄丸所需的熟地黄,是用晒干的生地黄,再用黄酒多次焖蒸制成。
咔咔咔……
江父坐在院子中,手起刀落,将一节节地黄块,切成一片片。旁边的许氏,则将洗干净的地黄,递给老爹。
江平安撅着屁股,将一片片切好的地黄片,平摊在扁竹筛上。
雨过天晴,今天的阳光很明媚。
适合晾晒药材。
“爹,除了地黄、山药、茯苓外,还缺山茱萸、牡丹皮和泽泻三味药材哦。”江平安边摊地黄片,边撅着屁股朝老爹道。
“爹知道,等爹切完了地黄,就去你智叔那,看他那有没有?实在不行,就去药材行问问。”江父稳稳的切着药片,呵呵笑道。
江父往常配制药丸的药材,多半是去宋智的三笑堂购买,只有小部分才去药材行买。
忙了一个时辰,所有地黄切完、晾晒,江父站起身,舒展一下筋骨,道:“孩他娘,先给我五百文,我去买点药材。”
许氏端着两碗热腾腾的山药粉,从厨房走出来,皱着眉头,埋怨道:“急什么,吃了这碗山药粉,再去也不迟啊?”
“不了,去晚了,我怕挑不到好药材,那碗山药粉,就留给阿呆吧。”
江父憨憨一笑,批上一件短褂就朝外走,刚出院门口,迎面就撞上了一个小胖纸。
“仁叔好。”
宋天宝揉着发麻的脑壳,问声好,随即动了动鼻子,瞄到院子里许氏手上那碗山药粉,立马脑袋不疼了,噔噔噔欢喜的冲了进来。
“婶婶好”死胖子满脸堆笑,望着许氏手上的山药粉,口水不由自主,“这是山药粉吧?”
江平安默默的翻了白眼,兄得,你不去做缉毒犬真是太可惜了。
许氏看着小胖纸可爱的样子,哭笑不得,把碗一递,“吃吧,客气啥。”
客气?
大宝同学的字典内,没这个词。
宋天宝捧着热乎乎的瓷碗,直接来个朴素的农民蹲,埋头吸溜吸溜喝的很欢快。
白皙软糯的山药粉,顺着喉咙,缓缓流入胃中,如同一股暖流,驱散内心的烦躁,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啊,痛快”
宋天宝打了个饱嗝,放下瓷碗,极为舒畅的说道。
此刻,江平安才喝了小半碗,看着那货干净的如同狗舔过的瓷碗,江平安一脸钦佩道:“大宝,我突然想到一个外号,特别适合你。”
“啥外号?”
“及时雨。”
“及时雨宋江?”小胖纸眼前一亮。
那可是他们老宋家的名人哦!
江平安点点头,一本正经道:“每次我家有点什么好吃的,你特么总能及时出现,我觉得,及时雨】这个绰号,太适合你了。”
宋天宝嘿嘿一笑:“阿呆你放心,我绝对不让你吃亏,下次我奶奶去崇法寺,我带你去吃免费的斋饭,我跟你说,崇法寺的素斋可出名了,很多大户人家的女眷都赞不绝口。”
崇法寺?
素斋?
江平安忍不住多看小胖子一眼,还算这小子有良心。
来大明四五个月,除了跟老爹卖药丸,还真没好好逛过什么景点,崇法寺他听说过,在西城区,有座崇法寺塔,香火鼎盛,很多信佛的富家女眷都喜欢去那参拜。
“你可要说到做到哦。”江平安心中一喜,嘴上却警告小胖子别放他鸽子。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小胖纸捶着胸口,差点砸断肋骨,随即,眼珠滴溜一转,纳闷问:“仁叔刚刚急急忙忙的,去哪啊?”
“去你家买点药材。”
江平安慢悠悠喝着山药粉。
大明首席御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