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字,如同一声惊雷,在耳畔炸响,震得戴思恭身子一晃,不可思议地看着江太仁。
“令尊,就是死于李文忠】案的姜志诚,姜御医?”
“正是家父。”江太仁悲鸣一声,热泪夺眶而出。“当年家父下到大狱,小子那时还年幼,六神无主,辛亏家父好友协助,带着我隐姓埋名,跑到这永城,才捡回一条小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戴思恭看着跪地的江太仁,同情地看着这个昔日同僚的子女,心中感慨万千。
李文忠】案,乃明朝大案。
别说太医院,就是整个应天府朝堂,都闹翻了天。
李文忠,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养子。
当年创业大哥朱大哥小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一家人饿的两眼发绿,四处讨饭,只有李文忠他爹舍得救济朱大哥。
后来,祸不单行。
先是旱灾,然后瘟疫。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朱大哥一家,全死光了,朱元璋成了光棍,心一横,走上创业路,什么丐帮、少林寺、明教全都混过,典型的多面手。
而李文忠,追随朱元璋转战沙场,战功赫赫,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入主大明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
洪武十六年冬
李文忠患病。
朱元璋亲临探视,命太医院负责医治,五个月后,李文忠最终离世。
气急败坏的朱元璋,怀疑御医下毒,所有医生及妻儿尽皆斩首。
鲜血,染红太医院。
……
“起来吧,地上凉。”戴思恭老眼含泪,颤抖着扶起江太仁,语气哽咽道。
江太仁察觉有些失态,强压心中悲愤,擦干眼泪,转而问道:“戴老,我听说,您不是在太医院做院使吗?怎么跑到这……”
戴思恭读懂了江太仁的话外音,摇了摇头,自嘲道:“太医院,早不是当初那个太医院,待着也没意思……”
“为什么?”江太仁纳闷。
戴思恭眼神深邃,仿佛穿越到远古的回忆中,淡淡道:
“太医院看似荣华富贵,实则杀机四伏。就说太祖归天那一年,当时御医们束手无策,呵呵……太祖朱元璋】迁怒众御医,将我等全部打入死牢……新帝建文继位,众御医死的死,流的流,唯独老夫侥幸逃脱,待靖难之役后,新帝上台,老夫心灰意冷,正好借机年老请辞,远离那是非之地。”
江太仁听完,也是唏嘘不已。
说实话,华夏历代,明朝对医生的态度,绝对不算友好。
西汉时,太医可官至一品。
而宋朝,太医院官至二品。
因此,在前几朝,涌现出很多儒医。
到了朱元璋手中,老朱嫌隙读书人不走正道,却想捞偏门通过太医院做官,就将官位按金国制,从正四品的少监改为正五品的院判,还将医户归为世袭制。
最讽刺的是,朱家后世子孙,却发明了“捐纳”,简单说,只要有钱捐纳,就能免试,进入太医院做吏目等官职。
而这一些,都反应出老朱这人疑心重,动辄横扫千军,割草般杀光了跟他创业的老兄弟,连御医们也不放过。
朱家的子孙们,继承了优良传统。
从建文开始,到万历,数任皇帝,就跟玩消消乐似的,动辄就对太医院割草。
李文忠案、朱元璋驾崩、朱棣后宫案、朱佑樘驾崩、红丸案,御医们被一波波收割……
不过,凡事有因果。
老朱埋下的苦果
最后,可以说葬送了大明王朝。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大明的皇帝,多半都短命。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个创业元老,和嘉庆万历,剩下的基本都是短命鬼。
明仁宗46岁,上任个月暴毙。
明宣宗朱瞻基享年36岁。
明英宗朱祁镇享年36岁。
明代宗朱祁钰享年36岁。
明宪宗朱见深享年39岁。
大明首席御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