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死了。”小胖纸听到这话,收获了满满的优越感,傲娇的哼了一声,转身吼吼的呼啸而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来去如风。
望着小胖子子消失的背影,江平安叹了口气,扮傻子坑熊孩纸,有点跌份。
可他也很无奈。
二傻子变神童,总得有个让人适应的过程,他可不想被崇法寺的大和尚点天灯。
另外一个原因有点难以启齿。
就是穷。
穷的快揭不开锅。为了替自己治病,家里一贫如洗,别说吃饭,有稀饭喝就不错了。
想摆脱这窘迫的局面,得挣钱啊!
江平安心满意足的拍拍胖爪子,抖落手心的糕点渣子,走到井边,拿起旁边桶里的水瓢,边洗边搓手。
没办法,十几年的外科生涯,让他有轻度洁癖。
正当江平安撅着屁股,吭哧吭哧做着七步洗手法时,就听到背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阿呆,爹啥时候说过,馒头是最好吃的东西?”
一个身高八尺,穿着粗布衣裳,身材很壮实的男子,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纳闷的低头看着自家儿子。
男子叫江太仁,也是江平安这一世的便宜老爹,看他挠头纳闷的表情和说话的口吻,就知道是个朴实憨厚的汉子。
“爹,你听错了,我们是说拔丝芋头。”江平安被抓现行,丝毫不慌,谎话张嘴就来,随即迅速扯开话题,“爹,你要出门吗?”
江太仁今天的打扮,很扎眼。
粗布衣裳,腰揣葫芦,手摇铜铃,后面还背着一个酸枝木大药箱,一看就是要出门。
“今天立春,很多人出门,爹也去逛逛,看能不能多卖几付膏药。”
江太仁是个老实人,轻易就相信了儿子的鬼话,摸着儿子的小脑袋,露出慈爱的笑容。
不过,笑容有点勉强,强颜欢笑。
江父是个郎中。
准确说,是个铃医,走街串巷四处吆喝的铃医。
没有固定的药铺,只能手摇铜铃,走街串巷,卖力吆喝。每逢节日,许多人放下生计,纷纷上街赶集,正是他卖药的好时机。
“爹,我也要去。”
江平安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致富的金光大道。
“卖药很辛苦的,你大病初愈,还是乖乖待在家里吧。”江父的眼神中充满了宠溺。
“我要去~”
“爹,儿子待在家里都快发霉了。”江平安抱着老爹的腿,一屁股坐地上,装出小孩子赖皮的样子,死活不撒手。
江太仁犯愁的看着儿子。
一场大病差点让他失去幼子,好不容易儿子熬过来,身子还虚的很,若是带出去难免担心。
不过,死缠烂打磨了半天。
江太仁还是无奈的点头同意了,溺爱的揉着儿子的小脑袋叮嘱道:“别乱跑,跟着爹,别走丢了……”
南大街
永城县最热闹的商业街。
街市上,人流如梭,男女老幼个个喜气洋洋,挑担的、牵马的、抬轿的、搬货的,熙熙攘攘,隔着老远就听到小摊贩们卖力的吆喝声,还有无数诱人的香气钻入鼻孔,一派繁华景象,丝毫看不出几年前靖难之役的惨淡。
叮~叮~~
“牛黄解毒丸。”
“专治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一颗见效。”
“茯苓厚朴丸。”
“专治胃肠气胀,消化不良,立竿见影。”
江太仁背负药箱,手摇铜铃,卖力吆喝,肩上还扛着小平安,随着人流,缓缓前进。
今日上街的人太多,江父生怕孩子走丢,且儿子大病初愈,干脆一咬牙,骑大马般扛着小平安。
这就是大明?
1405年的大明?
江平安骑在父亲头上,一脸兴奋,小眼睛好奇的扫来扫去,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江父吆喝几声,忽然察觉到头顶的儿子没有动静,抬头一看,却见到小平安痴痴的望着右侧一个画糖人的小摊子。
大明首席御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