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师
超小超大

第64章 丰硕的武库 (2-1)

掖县武库。

武库里原本并未太多武备,大都配发给了士兵。

不过,从败兵,包括从蒋壬军身上缴获的武备,此刻全部堆在武库中央,如山一样高。

“将军,已经清点过了,铁甲超过00副,皮甲至少有2000副。”

宋襄看着眼前这堆不少是出自自己解衣圣手的盔甲,笑得贼眉鼠眼。

闻言,原本想要在部下面前,微微挽回下昨天将城中诸多粮商洗劫一空的不正经形象,重回严肃威严的钟朔,登时嘴角就忍不住疯狂上扬了。

这可是将近三千副的盔甲,而且其中还有如此数量的筒袖铠!

后世工业社会里,会将诸如航空发动机、高端机床等等诸多高端工业产品冠以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以此来体现产品生产的难度和极高作用价值。

若要与之类比的话,此时的盔甲,尤其是筒袖铁铠,也至少是此时农业社会里手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一。

一副筒袖铠工艺繁杂,甲身上每一块甲片,都需要反复锻打,精良者甚至百炼,接着打磨,然后按照上下左右次序,用牛皮绳索编缀在皮革之上。

即便是工坊里,也得有多名工匠分工很长的时日才能完成,费事费力,价值极高,绝非一般人所能制作和拥有。

若非在战场上缴获,凭着钟朔刚刚从东莱山中出来,断然是没有条件制作如此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的。

而经此一役,只是缴获便使得全军甲胄,较出山时猛然翻了两倍。

只需要稍加将有破损的铠甲修复,全军至少有筒袖铠1300副,皮甲超过3000副。

这总数已然超过钟朔手下的战兵了,也就是说,眼下麾下全军便能全部装配盔甲。

是否身着盔甲,对于防伤害保护士兵性命来说,有着云泥之别。

即便两军士兵战力半斤两,甚至菜鸟互啄,但有着良好防护能力的一方必然能将对方先啄死。

“立刻传令裴先生,命其派人聚集城中工匠,前来武库。”钟朔下令,他需要迅速修复其中需要修复的盔甲。

“是。”

“弓有多少?”钟朔问道。

“至少有1300张。”宋襄咧嘴说道,就像是数着自家一屋子的财宝。

除了他自己喜欢游手晃荡以外,他一家几代制弓打猎,自然对弓箭再熟悉不过。

弓虽不比盔甲,但若要出良弓,所费时日要比盔甲长出不少,猎户难得制作一张,一般都把弓箭当做宝贝一般。

即便此番缴获的弓并非如猎户那般苛求,但要获得如此数量的弓,显然也不是一时半会之事。

从他爹带着一群工匠在坞堡之中,一个多月时间里的制弓数量依然远远不能满足全军需求,便可见一斑。

“好。”

钟朔点头,心中甚喜。

此番缴获算是极大地解决了全军的军备问题了,弓也几乎能够人手一张,更遑论环首刀。

如此一来,防护盔甲,远射兵器,格斗兵器,基本配齐眼下全军战兵近2000人,实现基本的全副武装。

而钟朔再操使全军时,必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而非前番还得顾及新兵战力低下,冲上前只是送人头,只能让其大部分在山头上擂鼓摇旗喊666。

“将军,这边还有不少好东西。”宋襄指着武库一脚说道。

钟朔顺着手指方向,看到了大量堆积在仓库中备用的牛角、牛皮和牛筋等物料。

如同在后世工业生产中的稀土一般,此时的牛三宝同样也有着战略物资般的地位。

“即刻命人往山中坞堡,护送宋伯一行人前来掖县。”钟朔咧着嘴下令。

眼下前番从曲成县缴获的制弓物料已然不多,正好可以让宋伯前来掖县将这批物料给用起来。

“另外,再命人督促民夫将山中落叶松木一同运出来。”

“是,将军。”宋襄屁颠屁颠地去安排了。

武库中除了大量的盔甲、弓和武备物料以外,自然还有大量的环首刀、弓矢、长矛和长槊。

武备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明:从9岁登基开始 连载中
大明:从9岁登基开始
一方伊人
[[【A级签约作品:大明:从9岁登基开始】携带帝王系统穿越到大明皇帝朱祁镇身上,成了擅治国,精谋略,懂兵法,会武功的9岁神童。神童降世,一鸣惊人!招贤纳士收人心,经天纬地安社稷,文韬武略定江山,金戈铁马平天下。午门前,朱祁镇诛杀那些不服于自己的文武百官立威!孙太后:“儿啊,这些都是无双的国士,你不能杀啊!”朱祁镇轻蔑一笑:“娘,这个天下,除了姓朱的以外,全都可以推倒重来。”【叮!威望值+999…
11.1万字5个月前
大明庶吉士 连载中
大明庶吉士
尘埃之悟
嘉靖登基伊始所捡拔之庶吉士。 未来首辅张璁同科进士兼忘年好友。 嘉靖改革的实际谋划与推手。 中明以后天下风气开创与引领者。 振大明,自嘉靖始。
48.2万字4个月前
三国琦公子 连载中
三国琦公子
麻雀大王
一次考古挖掘,一块墨绿色的玉佩引发的超自然事件。 荆州牧长子,刘琦,在内忧外患之下,分化内部士族,借力打力,凭借谋划一步步崛起,与天下英豪斗智斗勇,谱写不一样的三国世界。
12.5万字4个月前
兼济大明 连载中
兼济大明
举木望天
陈宪:……再穷,我也要兼济这大明天下。 朱祁钰:作为朕的大股东、合伙人,居然还喊穷? 正式版简介: 正统十二年,瓦剌屡犯北境,白莲祸乱东南,朱祁镇在做着御驾亲征的美梦,一场大旱带来的灾民开始了跋涉…… 于谦、杨洪、喜宁、王振…… 庙堂与江湖,诗者流芳,武人歃血,共撰一篇石灰吟…… 一个簌簌飘雪的冬日,拥有数百年后灵魂的书生被赎出了大牢…… 故事,由此而启。 (存稿二十万,求各种支持!)
40.3万字4个月前
无敌汉王 连载中
无敌汉王
执笔绘清风
魂穿汉朝,本可以做一个纨绔小王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腐败生活。 但刘丕觉得这样是在浪费生命,他觉得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朝代,就要做点什么。 于是他有了一个愿望。 他希望,陆地延伸到哪儿,大汉的军旗就插到哪儿。
18.5万字4个月前
争明之猫奴学士 连载中
争明之猫奴学士
映今月
无良包工头李牧意外来到了数百年前的明朝,他胸无大志,谗言媚上,一心只想着赚钱享受安逸的生活,却被迫卷入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不得不改变自己。 “故宋有蹴鞠太尉,大明有猫奴学士。”世人皆以此嘲笑李牧。
45.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