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也有载,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其土界广袤数千里,居深山穷谷,其路险阻,车马不通,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父子世为君长,无文墨,以言语为约,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有树名雒常,若中国有圣帝代立,则其木生皮可衣,无井灶,作瓦鬲,受四五升以食,坐则箕踞,以足挟肉而啖之,得冻肉,坐其上令暖,土无盐铁,烧木作灰,灌取汁而食之,俗皆编发,以布作詹,径尺余,以蔽前后,将嫁娶,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致礼娉之,妇贞而,贵壮而贱老,死者其日即葬之于野,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父母死,男子不哭泣,哭者谓之不壮,相盗窃,无多少皆杀之,故虽野处而不相犯,有石砮,皮骨之甲,檀弓三尺五寸,楛矢长尺有咫,其国东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经周武王时,献其楛矢、石砮,逮于周公辅成王,复遣使入贺,尔后千余年,虽秦汉之盛,莫之致也,及文帝作相,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魏帝诏归于相府,赐其王傉鸡锦罽,绵帛,至武帝元康初,复来贡献,元帝中兴,又诣江左贡其石砮,至成帝时,通贡于石季龙,四年方达,季龙问之,答曰,每候牛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有大国所在,故来一云。
如此可见肃慎在中国族系之中的重要地位。
自隋唐之后,至宋时,肃慎又有了一个新名字,便是女真。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
元朝时的陈准撰有北风扬沙录中记载金国本名朱里真,番语舌音讹为女真,或曰虑真,避契丹兴宗真名,又曰女直。
如此从最早的肃慎,到挹娄,到勿吉,再到女真,直到后来的满族,肃慎一族皆一脉相承,为华夏之一族也。
除开室韦,肃慎之外,东胡之中另一个大族,便是鞑靼了。
此鞑靼和后来明代的蒙古鞑靼及欧洲的百人鞑靼不同,此鞑靼出自东胡,所在区域东至黑龙江,西到贝加尔湖,乃东胡一部。
不过虽然鞑靼相对独立,然而因为所居太北,且人口不丰,之后逐渐融入了其他各草原部族之中。
而且因为鞑靼与中原王朝相去甚远,且没有留下什么印记,故鞑靼甚少出现在中华古籍之中。
刘范大军一路北上,七月二日便到达沧海郡北部边界,再往北便是肃慎所控制之地。
刘范兴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