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颂
超小超大

第九十三章 亭中奏对 (2-2)

君臣两人来到湖中小亭处坐下,殷年拿起茶壶便给陛下倒清茶。

“陛下,臣不敢揣测!还望陛下明示!”

揣测圣意他可是不敢的,虽然陛下表现的亲近,自古常言伴君如伴虎。

赵勉只好摇头笑道:

“你呀!”

赵勉看着殷年被毒辣的太阳晒得黝黑的面皮,还有肉眼可见的长高,还有那不再青涩的脸。

“第一件事便是军机营之事!”

“臣明白!”

“听闻军机营的兵士到现在都还不曾知晓他们将会做什么,可有此事?”

赵勉其实蛮好奇殷年将其募兵之后,连基本信息都不曾告诉这些兵士。

“陛下却有此事!到他们可以离营之时,臣便会告知他们以后将会做什么!为何去做!因为这就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隐藏!”

殷年便将他的想法讲与陛下,隐藏好就是保住他们的性命,不告诉他们便是没有人会知道他们是军机营的将士。

“朕算是听懂了,朕还听说你去了细柳营没有朕的手令,便从细柳营带走了朕的三十匹好马与一个队?”

虽然知道殷年与凌澎有些交情,但是调动近卫军十人要有军令,虽平时他不过问,但是还是得过军部,介于军机营特殊,就应该入宫找他。

“还望陛下责罚!”

殷年知道此事的确是他想得不周造成的,错便那就得认。

“下次若需要细柳营,你便去找凌澎就是!”

赵勉没有责罚殷年的意思,既然相信于他就得完全相信他。

“还有听说你还打造了一种新式朴刀?”

赵勉很好奇文弱殷年竟然会想到打造一柄朴刀。

“陛下,确有其事,此刀只可用到军机营这样的军队,不适合用于战场之!”

殷年知道这样的朴刀在战场毫无用处。

赵勉端起茶杯轻呡了一口清茶之后看着殷年的眼睛问道:

“不知你对现在的诸国形势有何看法?”

赵勉见殷年皱起眉头,就在此说道:

“大胆的说就像在巨岩关那般!”

他这些时日未在京城之中,许多事情都是从李莫浪口中得知。殷年思考了半刻钟之后便开口道:

“陛下,大封与四国相邻,大封境内多是平原,土地肥沃,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南越身在毒沼之地,且去岁战败后,定实力大减,不敢再次犯境!”

“西夏地处沙漠,虽兵强,但粮草辎重不足,暂不足虑!”

“西北凉国失去了云州之地,并朝中大乱,也无威胁大封之力!”

“北离,得了云州,十年冬猎后背无忧,他必先取西北凉国,再威胁大封!”

“要遏制北离,第一要与西夏、凉国同盟,一同抗离,第二陛下可派人乘船到极北之地与八部达成协定,大封可以与其交易,用刀兵换取战马。”

“若是离国攻打封国,他们便在离国身后起兵牵制,让离国不敢多处作战!”

“陛下此乃臣之鄙见!”

赵勉点了点头,这其中最让他意外的就是与极北之地的交易,这令他深思。

赵勉看着远处的荷塘突然开口问道:

“若是大封要称霸,你觉得如何做?”

吾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汉唐雄风 连载中
汉唐雄风
鸡蛋加辣椒
退役特种兵夏建仁再一次偶然间,穿越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平行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他成为了一名南唐的守备团上尉连长。 从金陵保卫战开始,一步步走向帝国权利的巅峰,为了重现南唐雄风,他带领自 己的部下剿灭叛军,北击北汉,东征扶桑。 为了得到权利,他与腐朽的权贵不断斗争,在血与火的赞歌中,重塑了汉人的脊梁,让南唐的雄风,再一次照耀东大陆。 枪炮所指皆为我汉土!
11.8万字4个月前
红楼梦里没好人 连载中
红楼梦里没好人
山鬼不爱听
穿越成红楼梦里的琏二爷,目标就是孤独终老,没啥同情心,也没想改变谁的命运,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
59.3万字4个月前
盛唐太师 连载中
盛唐太师
tx程志
李世民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 渭水之耻如鲠在喉,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威加四边。 仗义每多屠狗辈,位卑也能擎天! 太师,辅弼国君,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治国兴邦。 这是一个草根到太子太师的传奇故事,小人物的逆袭。 书群:617604339
105.7万字4个月前
帝王序列 连载中
帝王序列
何时秋风悲画扇
嬴政:我,秦始皇,打钱! 朱棣:我想当皇帝。 刘彻:谁不想当皇帝?别说我欺负人,我让一个卫青,小霍陪你们玩玩,何如? 赵昚:大家都是斯文人,打打杀杀不成体统,和气生财。 乾隆:赵大爷你家的钱都是辽国的——什么,朕的大清亡了? 武瞾:谁说女子不如男? 李世民:此间天下,怎能无我大唐雄威! 赵楚仙:此情此景,我应该说点什么好……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
10.0万字4个月前
为了美好的生活奋斗在大汉 连载中
为了美好的生活奋斗在大汉
三月种田
穿越回古代的王少卿,本以为是兵峰强盛,横扫外奴的西汉武帝时期。 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切不过是披着武帝时期的外皮,实际上却是西汉初期的时代。 匈奴虎视眈眈,国内千疮百孔。 为了今后过上安稳的日子,只能变着法的让大汉兴盛起来。
24.3万字4个月前
梁传 连载中
梁传
琦书斋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是名将“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气概?还是儒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是故事,是情怀,更是我想与你一同思考的历史。
16.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