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过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来,靖宁侯叶升每日被三司叫去问话审问,朱允炆的老师黄子澄和齐德每日也都会前去听审,不过因为黄子澄受了朱允炆所托,不允许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对叶升用刑,导致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审问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这就让叶升的案子在京城百姓的口中渐渐淡了下来,反而是流传起了新的话题。
城外位于扬子江和秦淮河交界处不远的长秦渡口附近一直在大兴土木,并且较之往昔越发繁华起来,甚至渐渐有些赶超城南聚宝门附近的繁华景象。
而位于其中的乐民茶楼因和之前迥然不同的经营方式也引得京城百姓津津乐道,添了许多谈资,迅速占据了京城新闻的头版。
这乐民茶楼掌柜毕英杰是何许人本没多少人知道,但是最近不知从何处突然流传出来,说这间茶楼是宫中所有,这就在商贾圈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众所周知,这间乐民楼之前一直都是魏国公府在暗中进行经营,但现在却突然传出如此留言,俗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这让不少人都有些猜疑此举是何意。
而且今天乐民楼掌柜毕英杰居然还联合魏国公府,一起这么高调的发了如此之多的请柬,那这肯定是有人授意啊,而能够授意此举之人,除了宫中那几位,还能有谁呢?!
接到请柬的诸多商贾纷纷一起打听起长秦渡口的近况,呦呵,好厉害!这一个月内,长秦渡口的商业氛围那是越来越浓郁,不少京城的酒楼和客栈都将分店开了过来,盖起来诸多的亭台楼阁。而商业是最喜欢扎堆的,现在人气起来了,也就导致长秦渡口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了,甚至还有人直接称长秦渡口为长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个城市呢,谁知道这居然是一个渡口。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跟这请柬一起送过来的一份货物清单,清单上标明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商品的种类,以及已经入驻长秦乐民楼的各地商人的名头。
在古代做买卖,最担心的莫过于是上找不到货源,下又没有将货物尽快卖出去的渠道。
而在长秦,这里因为诸多商贾扎堆聚集,导致了不仅有了诸多的供货商,而且其所能提供的商品种类也异常齐全,货物的质量也因为朱允炆的管理有所保证,完全能够满足诸多货商的各种需求,甚至还能够按需备货。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朱允炆不仅在扬子江边规划了一个讲武堂,准备用作以后的军官培训,还规划好了菜市场,有卖时鲜蔬菜的菜商、果商、农民和屠夫,大部分货源都是京城外郭城几个军屯和附近村子的产出,当然也有扬子江上下游运过来的种种食材。不过朱允炆这个收了差不多整个长秦地契的大地主也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几文钱的管理费,对于一些基础建设和平常的治安维护则是决定不再收钱。
与此同时,朱允炆还找老朱专门要了长秦集一地的收税权。本来老朱是不同意的,直到朱允炆告诉他每个月都能收到跟应天府一府之地同样税银数量的银子才算作罢。
这就导致了朱允炆派了周景辉来这里收税并进行管理之后,在本就没多少人敢贪污的明初,就更没有一个衙门里的人敢来这里要好处。仅此一点,就对于商贾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要知道这些商贾在现在这个时节,为了上下进行打点,不仅要提着脑袋,还要花比这税银多得多的银两,就这还不一定能够打通关节。
最后,这一切的一切,所造就的就是一个大集市,一个比京城聚宝门附近还要繁华的集市。
朱允炆对于集市中的各个建筑,在按照商业特区规划的同时,还吩咐了下面的人在追求建设的速度的时候,还需要保证质量,甚至还要最大程度的保留集市内的绿化环境,这就让朱允炆不得不将自己基本上全部的身家都砸了进去。
九月二十四日,也是之前所发请柬上所定的日子,那些商贾们早早的便来到了乐民楼附近等着。
就像是这位最早来的苏州客商,这人姓任,单名一个鸿字,吴鸿其实很早之前就来到了长秦集,不过之前这个长秦集整个就一个大工地,每天都是烟尘漫天,如同沙尘暴来袭一般,也就前一段时间大部分建筑完工才慢慢有所好转。
大明建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