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超小超大

第256章 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帷幄 (3-2)

开头先举轩辕三皇圣明,却不能去兵,陶唐五帝之能,也无不征讨,如此大发一番感慨之后,便是表了一番天子对于谋臣猛将的期冀之心。再接着便是一连串的问题了,王猛可比孔明,张辽可齐关羽,近代以来,斛律光和贺若弼孰强孰弱,本朝李勣和李靖,又是谁功更高?再接着,则是一系列的实质性问题,比如那些边疆荒僻之地的城池是弃是守,秦时岁兴军民修水利有何得失,蓟门屯田有何要旨,占据营州的契丹人应如何应对……如是种种,涵盖面之广,即便他这几个月来功课做足,又曾经亲历边地,此刻也不禁心中惊叹,再一扫殿上其他人,他就只见左近人人眉头紧锁br/>

不好答!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念头,几乎是今年应这知合孙吴一科所有人心里最大的感受。借着身为秘书省校书郎之便,看了无数本朝兵法先贤所留札记等等的苗含液,也不禁轻轻吸了一口气,对于那行文的切入点竟有些踌躇了起来。

然而,理当露一面就走的李隆基这一次却并没有立时离开。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今科这十九个应制举之人,目光着重落在了杜士仪和苗含液两人身上。前者是因为他已经先后见过两次,所作所为都让他颇为留意后者张嘉贞曾经对他提过,道是年轻才俊,他对于探花筵时其所献各王宅中牡丹也还留有深刻印象。好一会儿,他才令高力士近前来,低声吩咐道:“你也留在此地。”

“是,大家尽管放心。”

天子离座,自然又是好一番聒噪行礼,等到大殿中重新恢复清净之时,今日监试的一位给事中一位中书舍人,再加上左拾遗窦先彼此之间交换了一个眼色,见高力士便笑容可掬地寻地盘膝而坐,显然预备留到底了,他们顿时都低下头假作巡场。然而,今次制策实在是太过内涵丰富,上上下下全都在斟酌打腹稿,他们一圈转下来竟是没一个动笔的,只得又回了原地各自坐下,目光只在试场上来回逡巡。

许久,他们终于看到有人动了笔,见是苗含液,那给事中顿时长长舒了一口气。苗延嗣前时来请托他稍加照应儿子时,还唉声叹气地对他报应儿子不懂事,分明都已经授官清职,却还非得要趟制科这浑水,只为了要和杜士仪再较技一场。他那会儿只觉得苗含液未免太过年轻气盛,可这会儿看着人,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的光景,脸上顿时露出了几分笑容。

少年意气,就该如此!

杜士仪却直到把制策一句一句全都掰碎琢磨透了,这才开始动笔。他浑然不觉自己已经是最后一个动笔的人,落笔便写下了起首的几句。

“臣闻玉弓垂芒,耀明威于苍穹金方进序,凝杀气于赤霄。”

接下来又是几句对上古圣皇的颂词之后,他方才词锋一转道:“上古先王,鲜不征伐。禁暴止乱,不可无兵,防患未然,实为善政。是故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伏惟陛下,上体天心,下恤民意,宣道德仁义,张礼乐刑政……”

如是又接上了是一连十数句言民间边塞诸气象之后,他方才真正转至了今次的制策。

“秦用景略而霸道成,蜀由孔明而功业立。景略佐秦,得以逞才孔明匡蜀,得以明慧。然秦之霸,经年之力秦之倾,旦夕之间。而蜀之兴,历久之艰蜀之颓,顷刻之力。非王猛孔明之优劣,亦非明主昏君之一念间,时也,势也!”

提笔写下这数句时,杜士仪依稀听到身后似有轻轻吸气的声音,遂旁若无人地继续写道:“张辽运筹之方,忠而显智,遂成曹魏霸业。关羽匹夫之勇,勇而显骄,致有麦城之败。故而论以勇故,关羽为先若以智计,张辽为上。彼名将非以一己之功论优劣,应以佐国之能定高下!”

古人之后则是斛律光贺若弼李靖李勣这样的今人,下手却是比之前容易多了。尽管这四个人如今后裔都不甚了了,但盖棺论定的结论是皇帝的事,他也就马马虎虎总结了一下斛律光破贼,贺若弼平陈,李靖灭突厥,李勣荡高句丽的诸多功绩。即便如此,他素来更敬仰那位卫国公的赫赫功绩,最后仍是加了一句,“谋事取人,英公居前论功取人,卫公居上”。

盛唐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我摊牌了,我是长乐公主 连载中
大唐:我摊牌了,我是长乐公主
苏觉醒
[[【A级签约作品:大唐:我摊牌了,我是长乐公主】贞观四年,穿越而来的楚秋,继承了父亲留下的酒馆,酒馆中人来人往,楚秋经常发表鸿篇大论,由此便结识了一枚粉小弟。这小弟,动不动询问一些古怪的问题,一会是治国之道,一会是情感咨询。闲来无聊的楚秋自然都是有问必答。只是,很快楚秋遇到了一件事情,他绑定的系统颁发了任务,必须要他在一个月内入朝为官。“兄长,你想当官?我帮你啊!”粉小弟激动的说。“兄长,你难
11.4万字6个月前
我的大明天下无敌 连载中
我的大明天下无敌
云的朋友
大明洪熙元年 朱高炽走到喇叭前,清了清嗓子对着台下的满朝文武各方使节大声喊道~ 大家注意了,看着我 啊,这个日月之下,都是明土。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我们朱家的,你们该交税交税该搬走搬走啊! 我的话,这就说完了~再见
109.2万字4个月前
我是三国一谋主 连载中
我是三国一谋主
历史系小白
“许济是什么人?”曹操坐在高台上看向众谋士问道。 “禀主公,许济与我相识,他叫许伯雅,汝南名士,其人精通兵法,深明韬略!”荀彧走上前拱手回道。 “他之才华,比你如何?” “胜我数倍!” “不可能!” “数倍乃至数十倍,某之才,与其相比,犹如萤火之光,比皓月之明。” …… ... 伟大的汉王朝即将倾颓。天下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一方! 这个世道百姓沦为蝼蚁,命如草芥;食不能果腹,衣不能遮体;易子相食,
53.2万字4个月前
大上医 连载中
大上医
如莲如玉
上医医国,能除国之患弊,解民之倒悬。 隋炀帝:朕威加海内,就喜欢搞大工程——李风:那我组建医疗队救人。 隋炀帝:朕兴建东都洛阳,征民夫二百万,死者十之四五——李风:我救救救。 隋炀帝:朕兴修大运河,征夫五百万,死者过半——李风:我救救救。 隋炀帝:朕三征高句丽,死者不计其数——李风,我救,救不过来了。杨广你丫太能折腾,不配当皇帝,赶紧换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26.4万字4个月前
鼎明 连载中
鼎明
戍边铭东
鼎,天下之器。 明,日月光明。 从来没有一个象明代这么一个的王朝,将中原大地从野蛮带入文明。创造了璀璨文明之后最终又让神州陆沉。 孙承宗,满桂,卢象升,孙传庭,那些如同彗星划过夜空的一个个璀璨名字,令人无尽唏嘘。 故事,便从李征穿越到到崇祯二年开始。
127.9万字4个月前
汉颂 连载中
汉颂
镜前门
公元前138年春,河水决,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也正是此时,郎官张骞应募出使西域。 被窦太皇太后掣肘的刘彻郁郁寡欢,进入终南山射猎解闷,自称“平阳侯”,践踏农田,民皆呼骂,如跋扈子。 刘彻嫌不尽兴,又建上林苑,傍南山而西向,周袤三百里,设离宫七十所,苑中饲养百兽,供他秋冬射猎。 七月,闽越攻东瓯,告急于汉,是时刘彻欲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故国家急需人材。 首战告捷,
21.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