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本还想训斥杜黯之两句,显出主母的样子,可杜孚抢过了话头,她只能搂着杜望之闷声不言,根本忘了也该让儿子去拜见兄长。等到一具具食案送上来,她这才发现上头菜肴寒酸,想起不及预备,她顿时暗自咬了咬牙,好容易忍到一顿饭吃完,食案一一撤下,她方才迫不及待地说道:“十九郎,你此番得进士科甲第,杜家上下都以你为荣。如今你年纪也不小了,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这话还没说完,杜孚便重重咳嗽了一声。这时候,杜士仪却是拿起身边的一个包袱,欠了欠身说道:“此次我来幽州,虽是奉旨观风经过,但也给九叔带了些樊川特产,虽则只是干枣,石榴饼等物,但故乡之物,也是个念想。除此之外,还有朱坡老叔公给九叔的信。”
一听说竟是杜思温捎信给自己,杜孚连忙神色一正。而杜黯之已经主动站起身上前去接过东西,又恭恭敬敬双手呈送到了父亲跟前。包袱中那些樊川特产尽管勾人回忆,但杜孚没时间注意这些,拿起那个竹筒随眼一扫后划开封泥打开塞子,取出里头的一卷纸笺,他方才凝神细看了起来。
对于如今隐隐为京兆杜氏最大尊长的杜思温,他一直敬畏有加,可科举无成,仕途上亦不算如意的他一直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朱坡京兆公。可此刻那信笺一张一张地看下来,他不知不觉就感到背上一阵冷一阵热,面色亦是变幻不定。
韦氏亦是极其关切杜思温这封信,此刻忍不住问道:“九郎,朱坡京兆公这信上说了什么?”
杜孚此刻被那些告诫的话砸得头昏眼花,攥着信笺心里五味杂陈,哪里还有工夫理会妻子。只恨身前还有外人在,他不得不勉强按捺心绪,好一阵子方才勉强笑道:“京兆公语重心长,我这么个不成器的晚辈,实在是让他老人家费心了。他还惦记我一直不曾回乡,说是来年回京调职之际,务必回樊川看看。唉,一事无成,实在无心回去……对了,十九郎今晚便宿在家中如何?”
“九郎,你事先不曾说,屋子都没腾出来……”
杜孚几乎被妻子这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给气死,然而,杜士仪却再次抢先说道:“不用了,之前王大帅也曾经留我在官舍暂住,不过我此行人多,已经赁下了军都坊内一家旅舍。此刻天色已晚,九叔明日还要去都督府点卯,我这就先告辞了。”
站起身的杜士仪见杜孚令杜黯之相送一程,而堂弟连声答应,面上却仿佛有些失望,他想了想刚刚杜黯之的请求,便开口说道:“二十一郎刚刚求过我看他的诗文,不若就让他跟我回去在旅舍暂住一夜。我此番毕竟是公干,不知道在幽州能停留多久,恐怕之后未必能抽出空来。”
“那是他的福分。”杜孚想也不想便连连点头,这才板着脸冲满脸狂喜的杜黯之说道,“你随你十九兄回去,务必恭敬请教。”
“是,父亲!”
杜黯之完全没注意到嫡母那铁青的脸色,等到送了杜士仪出门,又见家仆牵了马匹出来,他只觉得心情激荡,高兴得恨不得叫出声来。
盛唐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