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到外面传来异响,但是听不清晰。但他觉得还是眼前的事更为重要,是他本职工作,这份工作没做好的话去兼顾其他事,在张琯看来是渎职。
增删之后,天已蒙蒙亮,张琯终于改完最后一个字。疑惑着调查王天师之死的事情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得空的张琯心生疑窦,于是他推开门,准备四处寻寻。
然后他便染上后半生都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
之后在递给皇上的文稿上,张琯自作主张加上另一段话:
“是夜,于张先生门前听到坑杀行动有一人逃跑,他派人追寻,王机与其商谈于此。
翌日,清晨,我出门寻张先生等人。发现张先生死在王机门前不远处,走廊散落数只弩箭,王机死状可怖,瞪大双眸,七窍流血。楼梯叠满尸体,数只弩箭落在地上,弩箭为铁制。整座客栈包括伙夫、账房、小二等人,悉数死亡。”
当张琯跪在真武宫勤政殿,手上的文稿被宦臣递到圣上面前。
百官沉默,谁也不知道发生什么。军机处直属领导,军机大臣徐问在张琯回京后想要套出点什么信息,因为他的得力干将,张先生明显没有跟张琯一起回来。但是张琯整日不见客,就算见着了,他只说圣上才有资格知道。
圣上看完文稿,睥睨审视文武百官,气氛压抑紧张。
张琯未曾抬头,没有进行寻常的拜礼,而是一直跪在地上,几近匍匐。
圣上说“退朝。”
张琯仍然没有抬头,直到有人叫他,他才抬起头,大声说“圣上!我祈求告老!请应允!”
声音之大,惹得文武百官停下来看张琯。中层和下层官员疑惑这是犯的哪门子病,张琯的年龄是当打之年,现在就告老未免过早。但知道事情的高层官员不免叹息。
圣上看了一眼张琯说“准了。”
张琯不停磕头,说“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张琯到京的一天为十一月二十八日,距离曦朝的祭祀大典还剩一个月。
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圣上召见四人入宫,都是些年轻的守卫没见过的人物。
养心殿,所有的侍从在门外候着,明显屋内五人谈论的事情是机密事项。
真武宫新晋的为圣上守门的侍卫,耳力极好,挨不住年轻又好奇里面的大人物再谈论什么,只能听到一些词语,大多都不连贯,其余的也听不清晰。
不免,这位侍卫,就读出来听到的连贯的词语“粘...杆处。”
这一日,真武城仍旧风和日丽。
这一日,鱼龙客栈照例开门迎客。
这一日,至州桥街的蜜饯果子铺子迎接四方来客。
这一日,大相国寺香火绵延不断。
这一日,真武城门有数人出城,去的方向是北方。
不义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