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万两白银多吗?
很多,若是堆积起来的话,怕真的是座小银山了。
可对于大明京城、整个大明疆域的富人来说真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据王邙所知,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光是查抄官员就获得银七千万两。
更不用说京城中的富商们了。
可七十一万两银子,对于老实巴交的王承恩来说这就是个天文数字了,他是崇祯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也惯例收取应收的那份孝敬银。
可大半辈子的积蓄也就十万两多点,更是一早就贡献出来交给崇祯添补辽东那个大窟窿了。
至于崇祯,有钱,很有钱,但那是对普通人家来说的。
一个拥有幅员辽阔土地的皇帝,内库只有区区不到五十万两银子算有钱吗?
是!历代皇帝给崇祯留下了堆积满灰尘的银子,可这几年荒灾不断,各地军饷,尤其是辽东这个吞金兽吞噬之下,现在内库真的快空了。
出京之前,崇祯只给他二十万两银子的花销权限,毕竟在崇祯看来,二十万两银子真的是很大一笔巨款了。
整个大明朝农业税一年也就四、五百万两银子,这还是要丰收之年。
“一月七十一万两银子,一年岂不是要百多万两银子!”算术并不好的王承恩在震惊中也计算出了王邙一年的收入。
计算出后,王承恩直接无语了,他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富可敌国!
这才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王邙也无语了,按这样计算确实如此,一年他便可以富可敌国。
可帐是这么算的吗?
玻璃镜子也就占着个奢侈品的名头而已,奢侈品价格确实高,可总得有人购买,才有银子收啊。
除了真正的巨富之家,哪个舍得购买?
不说别的晋商大家现在的购货量早就快降到零了。
“王公公,帐不是这样算的,我一月确实可以做出这么多来,可成本摆在那里!”王邙脸不红心不跳的继续忽悠着。
玻璃镜子的成本高吗?
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好吧!
“再者说,您想想有多少能购买的起琉璃镜子的?若真如您这样计算,我还犯愁怎么安置卢师两万流民干嘛?”
说是这样说,王邙清楚大明的潜力要远远大于内蒙和鞑子,至少不会出现不到一月的功夫就销量锐减的情况。
王承恩听闻王邙的分析,不禁释然了:“也是这么个理。”
是啊,让他真的不舍得花费几百、几千两银子购买这等无用之物,虽然他不缺钱,可也不能如此奢靡无度。
“十万两!”王承恩本想大声说出,以彰显自己是有钱的人,可经过王邙一系列的打击,他真的觉得自己和崇祯都是穷鬼,声也若蚊虫一般。
“多少?”
事先声明,王邙此时真的没有继续打击王承恩的意思,是王承恩这个自称爷们的太监说话比娘们还小,他实在没听到。
“爷们说要十万两银子的货。”王承恩声音大了几丝,说完他还偷偷向院落中正吃的欢快的小德子和十余名锦衣卫瞅了几眼,好似深怕说要十万两银子的货会丢了他的脸面一般。
闻言,王邙实话实说道:“十万两,这也太少了点吧!”
“这个确实少了点,可地主家也无余粮啊,您担待点,看在爷们的面子上!”王承恩清楚自己没法用身份打压王邙,谁让人家是举人,老师是卢象升呢?
他只能放低姿态了。
至于为何不拿二十万两银子的货,那是因为对于琉璃镜子能否卖出,王承恩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原本他是很有底气的,毕竟现在京城早已经抢疯了。
可是经过王邙一分析,王承恩认为虽然大家伙都好似疯抢一般,真将琉璃镜子运到京师,能舍得购买的又有几个。
万一卖不出去的话,自己岂不是将皇上内库的钱财给霍霍了。
以皇上的性情,自己以后还能有好果子吃?
“你的面子?”
耕种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